嵌車四部曲 – 末代神鷹蛻變時

今年是2013年,剛好是中巴退出香港專利巴士業務15週年,雖不是一件甚麼值得慶祝的大事,卻令我回想起當時正值香港巴士行業轉變的年代。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除了政權移交中國外,感覺上初期沒有太大的改變,大家如常生活,「舞照跳,馬照跑」,考試測驗繼續「炒」。那時代整體環境帶來新希望的感覺,新機場很快就開幕,相關建設不斷落成,彷彿慶賀香港回歸繁榮穩定的賀禮。而我較關注的大事有一系列西隧線開辦,包括上文提及5月份開辦的中巴970線、10月份打破地區壟斷的城巴969線、迎接新機場及東涌發展的E線和觀光X線,每條新線必進駐公司裡最簇新的巴士作獎勵,其中「新紀元巴士」把香港邁進低地台巴士服務的新時代,它就是「丹尼士三叉戟」Dennis Trident巴士,而這次故事–末代神鷹DA83-92,也跟三叉戟的歷史背景拉上關係。

下圖: 中巴最後一批購入的丹尼士巨鷹十一米空調巴士(DA83-92),首兩部(DA83、84)率先被派往隧道線王牌112號。

DA83_DA84_112_A_BORIS

時勢造就而生

當時政府對新車出牌有新規定,凡1997年4月1日起登記的新車必須符合「歐盟二型」Euro 2排放標準,舊規格的DA、VA自然不符合規定,而巴士公司對「歐盟二型」巴士宣傳為「環保巴士」,當然同今天滿街都是「歐盟五型」巴士的景況不能相比。另一個世界大趨勢就是發展無障礙公共運輸工具 – 低地台巴士,當年在香港是個嶄新概念,還記得年幼時看些對殘疾人士使用交通工具的政府刊物,坐巴士(一張第二代S3N車廂圖片介紹)的支援只不過是有張藍色標貼提示預留頭尾閘之間的「優先」座椅,所以當具升降功能的雙層低地台樣辦車到港時,大家都寄予厚望。同一時間九、城兩巴均接收了丹尼士三叉戟的各種樣辦車,可是中巴呢?當年中巴的確有意購入三叉戟巴士,但是丹尼士車廠卻未能短時間內為中巴趕製三叉戟新車而擱置計劃,原因亦不難理解。

  1. 時間傖倅: 96年訂購的DA67-82貨尾出牌後,中巴需要購買新巴士更新車隊,但丹尼士已把Dominator 6×2包括「巨鷹」DA停產,轉購Trident亦很正常。可是三叉戟面世不久,只造好數部樣辦車,仍未在短期大量投產,亦需時日調節生產線,一下子把訂單如期交貨比較困難。
  2. 各界壓力: 中巴末期平均年添20-40部新車,亦算是對政府無形的象徵式承諾,數量之少,一旦車廠延期交貨,該年可能不夠quota,甚至要食白果,在民間組織及政府的壓力下,中巴亦不敢貿然向新產品招手。
  3. 大量訂單: 新機場線即將投入服務,九、城兩巴亦相繼大批購買Trident作機場巴士,車廠由樣辦車供巴士公司試驗到量產訂單約一年時間左右(ATR1底盤編號SFD111AR1TGT10102,第10位的T代表96年生產),即使是九巴自己的訂單也先讓給龍運巴士去充足應付機場新線後才付運,從逼切性及需要性角度去看,自然對細單的中巴相對忽視。

下圖攝於英國,一部安排予九巴的試驗版Dennis Trident剛完成裝嵌,Dennis共提供過兩部試驗版Trident予九巴,分別是ATR1及ATR101,你知道圖中的是哪一部嗎? (David Kat攝)

ATR1_David_Kat

傳聞「中」的樣辦車

當中有傳聞丹尼士計劃將一部樣辦車交付予中巴,後來計劃擱置並改給城巴,變成現在的2201,推測原因是2201車廂纖維組件以藍色為主,樓梯、上層通道地板及座椅配搭都跟後期DA、VA相同牌子及設計,個人亦偏向認同,以當年城巴那幾年購入的樣辦車都是按照公司喜愛去製造,款式亦有自己風格,照計亦無理由會要求廠方與對手中巴接近的規格去嵌製。

因此個人有個推測,是96年丹尼士造樣辦車時已預留給中巴,並打算購入少量三叉戟巴士作試驗,以往的DA1-12及VA1-30亦曾無樣辦車之下訂購,可是要在97年準時收貨很困難,連城巴、龍運的量產單最快亦只能於12月出牌,加上中巴極其量都只是訂購二、三十部的小訂單,又要廠方度身訂造,以當日家境還好的丹尼士來說,自然會有「招呼不周」的對待。如要冒險及應付環保要求,不如買些自己有掌握的車款,索性不訂新車,改買10部熟悉車款DA,Dennis Condor「巨鷹」巴士;而2201是廠方看到對方經營暗淡而不給中巴,還是中巴沒有積極改善經營狀況的打算而不肯接收,這些疑問,相信亦沒有人百分百解答到。

花了較多篇幅去帶出這次主角是值得的,因為這批末代丹尼士巨鷹Dennis Condor 11m就在這轉變的年代意外誕生,是那幾年中巴購車罕見的。而且鮮有詳細敘述有關這段歷史的網頁及書刊,亦沒有人能百分百分辯當中來龍去脈的真偽,對現在來說版本誰對誰錯並不重要,就當是中巴晚期歷史的補充,勉強亦同低地台巴士發展史拉上少許關係。話說回來,現在就一一回憶這批中巴末代巨鷹的誕生。

下圖: 現在屬於城巴的丹尼士三叉戟(Dennis Trident)超低地台巴士2201,當年有「傳聞」是中巴的樣辦車,之所以是「傳聞」是城巴及廠方一直沒有正面承認或否認這富有中巴風格的巴士原為中巴度身訂造。

2201_97_BORIS

率先品評

這次中巴裝嵌第五批丹尼士巨鷹Dennis Condor 11m巴士,一共10部,編號為DA83-92,只知道同樣配上改良型「都普」Duple Metsec車身及轉用Cummins M11引擎,由於資料有限,網上討論區又未看到真身,所以決定安排時間到柴廠產房看過究竟。

1997年8月9日,上午十時便精神奕奕到中巴柴灣車廠探望初生「鷹兒」,時間過得很快,上次「探鷹」時正值1月冬天時候,到現在相差7個月,已到炎熱的夏天,每次到來都同樣懷著期待的心情去朝聖,馬上便走到柴廠三樓。走到三樓,一列Dennis Condor車尾面向著我,眼見一遍景象,馬上心裡叫出來:「點解柴廠嵌緊AD呢??」因為第一次單從肉眼幾秒鐘時間去分別,相信你也有同樣反應。

既然街上未見行走,最早的製成品必定仍在柴廠,那就是DA83、84。遠處已聞到陣陣的油漆味,而且見到「產房」右面盡頭一部未貼車牌的新DA車尾,那就是DA83。越走近味道越濃烈,相信噴上車隊色彩不久,亦為免沾染衣物及留下掌印,於是小心翼翼走入車間窄道推開中閘走往內籠觀察,第一時間就是試坐這款新鮮的座椅。Trend-Tex座椅坐上去感覺未有上款3+2長椅厚座墊軟身,但仍保舒適感覺,比九巴座椅軟身,省卻城巴絲絨的「吸肉」感覺,若然座椅配有頭枕的話,行走長途線必定更為合適。

除了銀框「雞翼窗」及司機位窗、「鯊魚」排氣口外,中巴及九巴在車身設備上區分越來越少。

AD360_BORIS3AD22_BORIS
DA84_112_BORIS

1
2
3
4
Previous article嵌車三部曲 – 神鷹發功「鳥」:DA67-82
Next article城巴首位雙層巴士女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