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及攝影:Boris Yan

藍田與215X的出現

在東九龍盡頭的觀塘區內有個「半山區」,有別於香港島的半山區,除公營設施建築外,區內大部分建築物是公共屋邨或居屋,卻配上一個優雅的名稱:藍田。

藍田區居民出入,主要依賴公共交通工具,落觀塘主要搭紅VAN(小巴)或短途巴士線,而需往較遠的地區則需乘坐跨區巴士線如九巴15、16號線,或駁腳到觀塘後轉乘地鐵。

另外一條前往尖沙咀的老牌特快路線15X線,自開辦以來得到藍田居民的歡迎,出「老尖」不用左駁又駁,可惜只屬「兩味」線(上、下午繁忙時間行走),未有提供全日服務,加上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及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這無疑搶走不少較近地鐵站地區,如舊藍田邨、德田邨等原本巴士的搭客。還有,掛牌車沿用「大泵把」(Dennis Jubilant)熱狗巴士,在空調巴士越來越普及之下,乘客量一直未能突破瓶頸;另一原因是當巴士經過尖沙咀碼頭後,由梳士巴利道轉入尖沙咀漢口道時受路面限制,不適合用長度超過11米巴士行駛,以致漢口道作為總站的路線都派10米以下巴士行走,間接侷限了載客能力。

踏入1995年,經建議後九巴提升及重組多條「X」特快線,其中東九龍的15X線更率先升格為全空調巴士服務的路線,成為215X線,全日往返藍田(廣田邨)至佐敦道(廣東道),同日14X線亦改為高超道往佐敦道碼頭的單向服務。

下圖:一般藍田居民會認為15X變215X純粹是熱轉冷的轉變,其實原計劃是將兩條全港首批市區特快線14X及15X作出合併,集中資源合成215X線,雖說仍保留早上5班單向14X往佐敦道碼頭,但某程度上亦對油塘邨居民有一定不便。(油塘邨重建權益街坊工作組單張)

元祖巨龍

1995年5月22日正式開辦215X線,九巴當時派出簇新的空調丹尼士巨龍(Dennis Dragon) 11米巴士行走,8部正字軌及6部「兩味車」共14部車都全用上該批次出牌僅個多月「GJ」牌巴士上牌。

開辦初期已經相當受藍田居民歡迎乘坐,繁忙時段從藍田「落山」到觀塘「雞寮」口時大多坐滿過半乘客,觀塘上車的乘客好彩的話仍可坐到「散位」,「3+2」座位AD(Dennis Dragon)在上、下繁時段清客可謂功不可沒。

下圖:初開辦的215X線已獲得厚待,把當時將軍澳廠(K廠)最新的AD(Dennis Dragon)上牌,以前K廠新領牌巴士有個特色,就是出街載客一段時間後不少新車都沒有貼上「K」字屬廠廠徽,整批215X字軌車也是近半年後才陸續補貼回K廠廠徽,還有一個微小特徵,空調巨龍的行車証金屬架,裝嵌時大部分都是打側釘上,在小修或年驗後才改回垂直放,攝於1995年7月。

AD180(GJ5751)

下圖:開線不足一年215X線已有數部巴士塗上全車身廣告,其中AD183(GJ5913)賣上三星電子(SAMSUNG)廣告屬該線最早全車身廣告之一。在以往仍是樂聲、SONY主導的時代,這個韓國名字的確不是個很出名的牌子,廿多年後的今天三星這個品牌的地位早已翻十倍也不止。

下圖:另一部全車身廣告COMPAQ電腦,承繼了九十年代初九巴冷馬上廣告的風格,主色保留原有白色,廣告內容集中在外傍中間位置(即現今banner位),大多用文字或標語去表達,圖畫較少,還有是保留裙腳灰色底色。

AD181(GJ5792)

曾經有報告指合併14X和15X成215X線後,乘客量增長達五成。因往來尖沙咀和觀塘這兩個旺區關係,除平日有大量上、下班的客源外,假日也不少觀塘、藍田客往「尖咀」消遣。

正因此線看準需求,96-97年間數次加車,繁忙時間班次由最初8分鐘一班加密至5分鐘一班,分批加入換入「GM」及「GR」牌為主的「3+2」AD,更於97年4月加入剛剛新出的「HC」牌AD,成為首批加入215X線的「2+2」座位的掛牌巴士,不過很快便被換走並加進更多「GR」牌AD,其間數次加減更換掛牌車,98至99年間全線字軌數目由18部增至19部。

下圖:年內第二次加車分別是AD84(FD6420)及AD260(GR5269)。AD260原屬沙田廠(S廠),曾上DKNY 98年版banner廣告,與早年AD180(GJ5751)上DKNY 97年版banner略有不同,選擇215X上畫相信同DKNY在廣東道開設門店有關,同款還有271掛牌3AV81(GP5367)和3AV82(GP5737)。值得一提,除看廣告得知拍攝年份外,擋風玻璃撕去「閃貼」也給了提示,由98年起215X線改由九龍灣廠派車,攝於1998年6月21日。

AD260(GR5269)

下圖:相比那對DKNY,這「pair」AX AD179(GJ5727)和AD190(GJ8306)更分男女版本,同樣橫額闊度用盡傍板位置貼近窗框,左右兩面也有廣告,有如大半部全車身廣告,跟DKNY品牌不同,廣告設計卻風格接近,原因很簡單,因為ARMANI EXCHANGEDKNY在香港都是同一公司代理經銷,同期在港開發市場,所以那幾年大谷PR宣傳去增加知名度,那時有看過《百分百》系列電影就會明白,對象是吸引年輕消費者,亦解釋為何城巴370及372會常出現5A、5B、10或途經銅鑼灣區的路線。

AD190(GJ8306)
AD179(GJ5727)
AD190(GJ8306)

下圖:印象中ARMANI EXCHANGEDKNY廣告會現身尖沙咀廣東道的就只有215X和271的巴士,可見它們的宣傳價值非淺,3AV80(GP5292)正正就是貼上AX banner,無獨有偶3AV80後來轉K廠,多年後在11B線甩牌後成為215X字軌車,每天又再穿梭廣東道。

3AV80(GP5292)

215X線開辦時掛牌車 – 1995年5月

正字軌
編號 車牌 首款廣告 甩牌後行駛路線*
AD179 GJ5727 ARMANI EXCHANGE banner 2003-02掛5C
AD180 GJ5751 DKNY banner 1998-09轉U掛52M
AD181 GJ5792 COMPAQ電腦 2003-02掛5C
AD183 GJ5913 三星電子 多重燒烤微波爐 1998-09轉U掛261
AD185 GJ6017 2003-02掛5C
AD188 GJ6229 1998-09轉U掛52M
AD189 GJ6426 2002-11轉U掛60
AD190 GJ8306 ARMANI EXCHANGE banner 2003-02掛5C
特別車(兩味車)
編號 車牌 首款廣告
AD169 GJ4823 2002-11轉U掛60
AD172 GJ4985 東亞興萊有限公司 2003-02掛5C
AD175 GJ5319 2003-02掛5C
AD176 GJ5334 2003-02掛5C
AD177 GJ5466 1998-09轉U掛52M
AD178 GJ5568 1998-09轉U掛52M

* 轉掛其他路線前部分巴士會短暫成為士啤車或上牌其他路線。

下圖:開線初期啟田道的啟田商場分站,曾設在康田苑對面,即現今商場新翼安田邨升降機附近位置,啟田邨入伙和商場開幕後才搬往街市對出。總站搬往九龍地鐵站後仍有不少元老「3+2」巴士行走,圖中可見當時的215X仍屬「黃色路線」,到啟田邨時已坐滿不少乘客, 當巴士駛至啟福道天橋時,所有巨龍型的巴士都會上下強烈搖晃,上層車尾特別「拋」乘客特別受罪,這是所有巨龍的通病,不分長度批次。

AD175(GJ5319)

下圖:最初廣田邨總站的站坑佈局,216M線的車坑最近碧雲道。

AD183(GJ5913)、BL31(DB8334)、AM82(EV5427)

1996 – 1997年間加車及調整派車

編號 車牌 備註 甩牌後行駛路線*
AD208 GM2549(特) 1996年5月加車 2003-02掛5C
AD214 GM4082 1996年5月加車 2002-09後掛11X
AD84 FD6420 (特) 1996年9月加車 2000-12轉L掛40X
AD260 GR5269 1996年9月加車,DKNY banner 2002-09後掛11X
AD350 HC2105(特) 1997年4月加車 轉S 2001-05掛49X
AD356 HC2284 1997年4月加車 轉S 掛89
AD257 GR4581 1997年暑假代替AD350和AD356,
並加多兩部掛牌車,
其中3部來自98C甩牌
2003-02掛5C
AD268 GR7017 2002-09後掛11X
AD271 GR7759 2002-10掛61X
AD272 GR8180 (特) 1998-09甩牌轉L

* 轉掛其他路線前部分巴士會短暫成為士啤車或上牌其他路線。

下圖:215X首次加車在開辦一年後,加入AD208(GM2549)及AD214(GM4082),這批車外觀上跟「GJ」牌批次分別不大,但從上層黃色扶手柱頂端去區分,「GJ」牌是彎曲,「GL」、「GM」牌是直的。全線由將軍澳廠(K廠)派車,車頭擋風玻璃跟近車內倒後鏡附近均貼上方型閃貼紙作識別,攝於1996年5月。

AD214(GM4082)

下圖:兩年內第三次加車的215X線再有新領牌巴士上牌,97年4月加入AD350(HC2105)及AD356(HC2284),是首次有「2+2」座位巴士掛牌該線,一正一蛇。AD350中段時間回廠時司機「謹慎地」行駛後連忙搞牌;新車首次登記日期為1997年3月26日,投入服務不久後水牌就不翼而飛,攝於5月17日。

AD350(HC2105)

下圖:兩部「2+2」座椅空調巨龍掛牌很快被換走,同時加多2部巴士,一共4部「GR」牌AD一起在97年回歸後暑假中期加進215X線。4部巨龍在K廠出牌,除AD257(GR4581)外,其餘的AD268(GR7017)、AD271(GR7759)和AD272(GR8180)均是98C換入3AV(Volvo Olympian)時的甩牌車,所以車頭泵把額外加裝了霧燈,攝於1997年10月。

AD271(GR7759)

遷往九龍地鐵站

回歸後新基建陸續落成,連接赤鱲角新機場和東涌新發展區的地鐵東涌線、機場快線等陸續通車啟用,交通配套也緊密配合需要。1998年6月22日起,215X線總站由佐敦道(廣東道)遷往九龍地鐵站巴士總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成為首批入住的巴士「住客」之一,搬定後在油尖區的總站到現在一直沒有變過,用車方面在98至2000年間215X線中的字軌車偶有上牌甩牌轉廠等改動,但在千年蟲發作之前仍然保持「龍族」稱霸藍田,車型一貫是空調丹尼士巨龍的「保龍一族」。

下圖:在96年時215X曾首次加入「銀柱」巨龍AD84(FD6420)作掛牌車,到98年9月3部原52M掛牌AD281(HA9056)、AD282(HA9145)、AD283(HA9203)與215X「GJ」巨龍對調,不過3部頭枕車很快便分給14號線,換為AD55(FC6330)、AD69(FD4750)、AD88(FH2110),直至2000年初起的城隧全冷風暴時轉廠離開,把AD184(GJ5920)、AD187(GJ6209)、AD234(GM8204)及AD264(GR5843)上掛,215X線再次全線「黃色扶手」巴士作掛牌;圖中的新開幕不久的啟田商場在2018年初起分階段翻新,攝於1999年10月。

AD55(FC6330)

下圖:為更多人知道新商場落成,房委會於99年中在AD268(GR7017)上啟田商場廣告,與慈雲山中心巴士廣告類似,啟田商場一期耗資近3億元興建,曾經拿建築設計獎項, 是當年房委會較少的設計風格。AD268在2001年1月因交通意外換上舊款巨龍鬼面罩,並轉掛11X線。

AD268(GR7017)

下圖:為配合機鐵和東涌線啟用,1998年九巴將4條路線的總站遷往九龍地鐵站巴士總站,215X線屬其中之一,同時取消渡船街分站和廣東道總站,某期《今日九巴》刊登的會議記錄上稱有乘客投訴誤以為總站在廣東道尖沙咀段,有人建議總站名稱改為佐敦道(玉器市場),經討論後認為位置偏離市場更易令乘客產生誤會而作罷。搬遷總站後至今一直維持,反而14號線不久就改回中港碼頭總站。(九巴單張)

下圖:落廣告後的AD183(GJ5913)少數仍保留兩邊原裝倒後鏡臂及電鍍銀色大燈外框,像新車一般,其實還有些特徵去說明不是出牌初的模樣,最多人看出的是車隊編號的貼紙和更換快速油槍口,還有些蛛絲馬跡就在大燈上的中英文的「空氣調節」𠝹字,新車時中文「空氣調節」位置在「AIR CONDITIONED」後端,方便屬廠員工有機會將編號貼紙貼在中文前,但甩廣告後位置由後端改至前端,跟「AIR CONDITIONED」平排;97年中開始統一用細標準屬廠貼紙和蚊型車隊編號𠝹字字粒貼紙,取代用模具油漆髹上大一點的車隊編號。

下圖:另一部落廣告的AD181(GJ5792),這車的拉花字句貼得更隨意,大燈上只換走後期款粗字體「AIR CONDITIONED」,比例較長,反而牌箱上卻用了細「FONT」的中英文字樣,車傍貼上空調「亞歷山大」車身中慣用的細九巴Logo,單看「空調」標示,特別在96、97年間不同屬廠、物料訂購批次、字體粗幼大小的不同「fusion style」屢見不鮮,最常出現在年驗後,特別在落廣告後較常出現。97年6月起部分巴士兩傍近車頭均貼上《九巴與你  共創繁榮》宣傳貼紙。

低地台十二米巴士開展千禧年代

早在九十年代起筆者有抄車牌、抄底盤(號碼)的習慣,有些巴士路線更有做完備記錄的車牌資料「筆記」,並輸入電腦存檔。如之前文章提及,經歷486、586電腦數次「死機」又沒有backup數據後,早期辛辛苦苦建立的記錄全部付諸流水,現在靠殘存的記事簿、紙張記錄和腦裡記憶,勉強湊到些那幾年215X的路線資料。

踏入2000年後,筆者人生開展另一階段,經常乘搭215X線往來尖沙咀區,發現派車漸漸起了些變化,諷刺的是,即使差不多天天是215X線的座上客,卻沒有閒情刻意仔細記錄定期派車轉變, 懂得分別的是這班車是白板還是金車,有位坐還是企爆等下一班,更遑論揀車上,挑剔那部巴士引擎上山不夠勁,這部波箱「CHOK」得欠舒適。

低地台化的九巴在2000年中換入2部低地台巴士ATR209及ATR211,是剛出牌的丹尼士三叉戟(Dennis Trident)12米巴士,除了是首次引入低地台巴士服務於215X線外,更是首次有12米巴士作掛牌。

為配合尖沙咀碼頭附近行人路擴闊工程,2001年10月21日起215X線不入尖沙咀碼頭,巴士在梳士巴利道文化中心對開右轉至九龍公園徑,同年加至5部丹尼士三叉戟(Dennis Trident)低地台巴士行走,真正改朝換代在2002年開始。

下圖:九巴自引入低地台巴士後,首先派往高載客量路線及隧道線,215X屬第二波「加金」路線,其高客量比例以致未肯捨棄「3+2」AD行走,直至2000年暑假,印象中甩走AD175和AD185,換上ATR209(JN7396)及ATR211(JN7619),年尾加入ATR293(JU5403),成為首批低地台和12米巴士掛牌車。ATR209於2002年與691線掛牌ATR182(JE2074)對調,退役後捐給佛教慈敬學校作多媒體教學室、英文圖書館之用。

ATR209(JN7396)

下圖:無印良品(MUJI)再一次回歸香港市場,繼沙田新城市廣場旗艦店開張後,落藉尖沙咀新港中心分店不久後亦告開張,途經廣東道的215X線也被看準作宣傳媒介,ATR211(JN7619)三邊車身同賣MUJI banner比當年ARMANI EXCHANGE banner廣告更像一部全車身廣告的風格,以前同類品牌不多,筆者曾間中光顧,到該店購物有點「型」的感覺,比現在某國抄襲概念的店舖高幾「班」。

ATR211(JN7619)
ATR211(JN7619)

下圖:尖沙咀碼頭近星光行對開的行人路因擴闊工程關係,215X線將永久不入尖沙咀碼頭,並且將取消文化中心和碼頭分站,可節省數分鐘車程時間。那時候曾有巴士站牌外加廣告宣傳品,近年亦不常見。(九巴告示)

派車改動與聯動

不單單是215X線,派車改動往往涉及整個九巴營運網絡,一堆路線換車都跟另一組路線有聯動:

  • 2002年8月,地鐵將軍澳綫正式啟用後,多年來一直雄霸將軍澳的九巴「閃廠」巴士路線陸續出現「大地震」,減班、減車甚至取消路線的舉動不絕,於是幾十部巴士騰空出來,其中不乏富豪奧林比安(Volvo Olympian)12米(3AV)巴士,加上越來越多路線混合低地台巴士服務,所以不少路線派車都大洗牌。
  • 2002年9月,89D沙田廠(S廠)加金,差不多同期九龍灣廠(K廠)亦跟隨,由新出牌「傲群」(Volgren)超級富豪奧林比安(Volvo Super Olympian)巴士上牌,換走3部「HE」牌「歐二」3AV轉掛215X線。
  • 2002年10月至11月間,九巴把將軍澳廠甩牌的「歐一」3AV上牌215X線,主要來自297、298B、693、296A、296D等。自此,首批初代3AV掛牌已經形成,12米巴士成了215X線常見派車。

下圖:九巴稱呼的丹尼士三鋒型巴士ATR177(JE1791)曾是7號線掛牌,2001年9月換入「KE」牌3ASV,ATR177帶住紅色麥當勞廣告轉掛215X線代替ATR293(JU5403),「膠牌窄凳」巴士有點下降舒適度。落廣告後回復「金身」,被貼上「ATR17」車隊編號,本來banner位置在平日很搶手,可惜正值2003年「沙士」時期,勉強過一段時間才在Traffic side上廣告。

ATR177(JE1791)

下圖:2002年9月後,89D線「加金」,九龍灣廠(K廠)3部「白板」掛牌分別是3AV231(HE342)、3AV233(HE421)和3AV260(HE8072)甩牌,換入「傲群」(Volgren)新車3ASV434(KS9352)、3ASV435(KS9658)及3ASV436(KT3034),3部白版改派215X線,率先有「歐二」富豪(Volvo)上牌。3AV231和3AV233出牌時曾掛「碌線之王」27K線,不過在215X線亦待不久,年尾前與115線的3AV101(GP7359)及3AV110(GP7618)對調。而3AV266一直保留原裝ARCOL倒後鏡臂,其中原因是2000年後可能ISO和睇位關係,金車不許把倒後鏡臂換作自家製走珠調校款式,其他車型若帶有原裝臂也盡量保留使用。

3AV260(HE8072)

下圖:過半數215X線的3AV掛牌車的車頭都裝有霧燈,很明顯之前在將軍澳廠服役過,3AV112(GR550)原屬101線掛牌,後來「變閃」後掛298B線;當地鐵將軍澳線通車後,大量巴士裁減,加上「加金」情況下,不少較高載客量的「水塘」巴士轉投其他路線,而215X線接收的水塘3AV大多來自98A、296A、296D、297、298B、693等線。無添加的3AV112正正處於「沙士」肆虐的高峰期。

3AV112(GR550)

2002年起部分換入的富豪奧林比安12米巴士

編號 車牌 備註 來自路線#
3AV58 + GN4179 原101(K廠) 健牌香煙廣告 297
3AV59 + GN4230 原107(K廠) 693
3AV64 GN6291 原112(L廠) 萬寶路廣告 298B
3AV67 + GN7836 原116(K廠) 297
3AV84 + GP6274 原271(U廠) 297
3AV85 + GP6298 原271(U廠) 297
3AV88 GP7295 原112(L廠) 243M(L廠)
3AV92 + GP7179 原681(S廠) 新都城廣告 296A
3AV101 GP7359 原100(L廠) 九巴100號廣告 3AV231、3AV233與115對調
3AV110 GP7618 原118(L廠) 超力銀絲米粉廣告
3AV112 + GR550 原101(K廠) AMP廣告 298B
3AV122 GW6239 原81C (S廠) 恆峰花園廣告 298B
3AV127 + GX6676 原101(K廠) 萍果牌牛仔褲廣告 296A
3AV140 + GX8307 原111(K廠) 韓國農水產品廣告 296D
3AV165 + GZ3536 原116(K廠) 睡康寧廣告 296A
3AV168 GZ4066 原116(K廠) 大金空調廣告 297
3AV266 + HE8072 原89D(K廠),歐二 89D

# 轉掛215X線前部分巴士會短暫成為士啤車或曾上牌其他路線
+ 曾加裝霧燈

下圖:有時轉到將軍澳廠的巴士也不一定會加裝霧燈,3AV165(GZ3536)和3AV168(GZ4066)原屬116掛牌,在將軍澳時分別掛296A和297線,後來215X線換3AV時唯獨兩部「GZ」牌巴士,當中只有3AV168有加霧燈,其中原因是較後期轉往將軍澳廠並短暫逗留的和2000年打後時期停止大量加裝霧燈有關。

3AV165(GZ3536)

下圖:3AV101(GP7359)和3AV110(GP7618)是少數掛215X線之前並非來自將軍澳廠的巴士,分別曾掛100、102線及118線,兩部巴士從荔枝角廠(L廠)轉到九龍灣廠(K廠)時掛115線,另外3AV88(GP7295)亦來自L廠,曾掛112和243M線。

3AV101(GP7359)

下圖:第三批富豪奧林比安12米(Volvo Olympian 12m)由3AV121-170,整批由廣州增城裝嵌,車尾帶著整套水牌出牌,初代215X線的3AV有2部「GX」牌巴士3AV127(GX6676)和3AV140(GX8307),是部分超過十年的老掛牌之一。

3AV140(GX8307)

那批215X「落山龍族」又在哪裡落籍呢?

繼千禧年前後城隧路線相繼全冷,大量換入以空調丹尼士巨龍(AD)為主的「3+2」巴士後,另一大執位項目就是應付各牌子「鯊仔」(泛指BL、M、DM等兩軸車型號)步入退役期替換,當時九巴不少行開「加四」車的路線如路面環境許可,早已實施「行到大車派大車」方式,改派「加五」車(11米以上巴士)行駛,把兩軸車轉掛客量少或受路面限制的路線,另一方式便是直接修改行車路線,如改善紅磡車站出站路線等,以遷就適合大車行走,而215X線待加妥「水塘」3AV後便可有充足車源分配給細車線,最後甩牌的AD在2003年2月大部分上牌5C和11X線。

下圖:當年行走215X線途經尖沙咀碼頭的AD179(GJ5725),後來修改路線不入碼頭,不久便甩牌,2003年上牌5C線,總站設於尖沙咀碼頭,於是每天又再往來「五支旗杆」,攝於2003年12月。

下圖:在2001年發生交通意外後,AD268(GR7017)更換上了舊款「都普」(Duple Metsec)鬼面罩,後來亦離開215X線,上牌11X線,皆因從九龍車站出站後改經都會道、紅荔道及紅磡南道等,更適合使用11米巴士行走,從此告別細車。

AD268(GR7017)

2004年1月低地台巴士

編號 車牌 備註 來自路線
3ASV153 KC 3911 代ATR2(原L廠300、691掛牌) 259D
3ASV154 KC 4116 代ATR173(原691掛牌) 259D
3ASV428 KS 7124 代ATR177(原7掛牌),2001年取代ATR293 89D
3ASV429 KS 7201 代ATR182(原691掛牌),2002年取代ATR209 89D
3ASV430 KS 7568 代ATR211 89D

下圖:215X線的第三代低地台「金巴」掛牌全部清一色換為「歐三」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Volvo Super Olympian 12m),兩部「KC」牌來自259D,三部「KS」牌來自89D,不出十年就全線將丹尼士換血成富豪車隊。

下圖:自2001年10月起215X線不入尖沙咀碼頭,由梳士巴利道近YMCA右轉九龍公園徑,並加設九龍公園徑分站。3ASV153(KC3911)和3ASV154(KC4116)是259D線的舊掛牌,2001年1月與215X線的ATR2及ATR173對調掛牌,3ASV153多年來一直為東九龍區居民服務,直到2011年甩牌。

面對疫情,那個年代都會受到影響,2003年的「沙士」SARS,香港市面一片愁雲慘霧,那時候人人都活得不開心,不知道下一個中招的是否自己,市民都不敢出街,交通需求急降,九巴在沙士期間大部分路線都收車,甚至是CUT車,215X線也不例外,亦是開線後首次出現減車,幸而這段慘況隨著5月份發現最後一宗沙士病例後慢慢完結,社會市況漸漸復甦,再次見到身邊的人面容、笑容。

2004年起,215X線除加車外,同時亦將招牌統一,把5部丹尼士三叉戟(Dennis Trident)低地台巴士換走,跟259D線和89D線的掛牌車對調,變成5部超級富豪奧林比安(Volvo Super Olympian) 低地台巴士,使全線掛牌為富豪(Volvo)巴士,抹走開線老字號「丹尼士」家族,其後換走、換入不少「白板」全都是3AV(Volvo Olympian)巴士,而2010年前「加金」之低地台巴士都屬不同批次的3ASV(Volvo Super Olympian)型號。

後記

2020年因全球疫情關係,筆者較多時間逗留家中,因此找回一些215X線相關的照片,延伸一些215X線的小軼事。

Bonus 1:其他215X的小相簿

下圖:要談215X線的巴士,當然不能缺少攝車,多年來一直有為數不少來自603線的攝車,要知道603線用車變化,觀察215X線的非掛牌車亦可略知一二,2001年時603線早已加「歐二」富豪奧林比安(Volvo Olympian)11米巴士。

AV306

下圖:九十年代中期不少新型空調巴士到港,「冷馬」利蘭(AL)更多甩牌成為士啤車替空調路線字軌,215X線不時也會見到,AL103(FE6927)曾上新都城廣告,落廣告後擋風玻璃外圍未有髹上黑色,較為特別,更特別的用上較細小字體膠牌,望上去更為特別。

AL103(FE6927)

下圖:1995年暑假某天早上7點多,一部215X線的AD188(GJ6229)壞車,由總站經高超道自行回廠至油塘邨第8座對開的鯉魚門道停下,由工程車支援檢查,這位置現今是油翠苑D座溢美閣對出鯉魚門道的位置。

AD188(GJ6229)

下圖:曾經有部分215X線的兩味車司機從廠掛「私牌」(私家車牌)經鯉魚門道、碧雲道到廣田總站,這段路在日間正常下除14B、603線外,不會有載客巴士駛經此路。

AD172

下圖:曾經215X線每當見到「傲群」(Volgren)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Volvo Super Olympian)巴士行走,就知道是來自603線的攝車,多年後才有3ASV433、3ASV454等「Volgren殼」掛牌車。

下圖:2000年後,許多路線都改派11米以上巴士行走,頓時短車過剩,不少成為了士啤車,其中九龍灣更甚,平日已有大量丹尼士巨龍10米(ADS)泊在觀塘廠,ADS亦是215X線替車常客,在繁忙時間勢必滿座,直往理工分站。

下圖:2016年12月某朝早,一部ADL E500 MMC ATENU1185(UJ6315)途經觀塘上貿區,柔和的陽光打在「金身」上,與背後玻璃幕牆的商廈十分配合;繁忙時間的215X線的班次不停曲街分站,雖然2013年正式實施,但很早之前有部分繁忙時間班次已實行不停曲街之安排。

下圖:因應高鐵工程關係,部分道路關閉和改道,215X線取消柯士甸分站,更改了多年來的走線。

ATR78

下圖:不論甚麼年代,215X線總是在繁忙時間深受藍田街坊歡迎,逼滿上班乘客,即使是依賴鐵路而活的今天亦不例外,市民一遇上鐵路延誤及停駛頻生的時代,一旦鐵路有甚麼「冬瓜豆腐」,社會必定倒瀉籮蟹,攝於2018年10月24日港鐵四線一起訊號故障暫停列車服務當日的早上。

ATE239(ME9378)

最後,在查看以往的筆記的同時,勾想起不少伴著筆者成長的路線演變回憶,的確,許多路線的故事可以說說……

全文完

Boris Image Bus 製作影片:《波域氏。交通光影》215X開辦1/4世紀(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0lIQ9qAY

Boris Image Bus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oris-Bus-Image-491981084218364/

Previous article舊剪報:城巴見習車務主任
Next article1998年8月車王雜誌巴士迷專欄:「統治者」能統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