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綜合自Cimon Yao於本網Facebook群組的數篇貼文,相關的討論回覆,而相片除註明外均由Cimon Yao拍攝,謹此致謝。

北美最大雙層巴士車隊–GO Transit,服務大多倫多地區及週邊城鎮的公交巴士及火車服務,至2018年6月,GO Transit 擁有一支達400多輛巴士的車隊,服務42條巴士路線,而車隊內最為人吸引的,當然為一支達200多輛的雙層巴士(數目仍在增加)。而這些巴士均全是Alexander Dennis ADL的產品。從GO Transit 角度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

  1. DDH–Double Decker High height高身版12.8米長、4.27米高(14呎)E500雙層巴士
  2. DDL–Double Decker Low height 矮身版12.8米長、4.11米高(13呎6吋)E500雙層巴士
  3. DDS–Double Decker SuperLo超矮版13.8米長、3.91米高(12呎10吋)E500客車

1. DDH–Double Decker High height高身版4.27米高(14呎)

全球第一批量產型之12.8米 ADL Enviro 500,不屬於香港的九巴擁有。早於2008年加拿大多倫多的GO Transit,已購入第一批為數12部的12.8m長的Enviro 500(#8000-8011),為車隊內首批雙層巴士,首批12架(編號#8000-8011)於該年年初投入服務,而第二批(#8012-8021)則於2009年投入服務。

整批12.8米長的巴士均配有康明斯Cummins ISM引擎及Allison B500R 6速波箱,兩批巴士的最大分別莫過於車頭的”泵把”,首批12輛均裝有北美標準之凸岀吸力泵把,而次批的10輛則被取消了這個裝置(大概是因為要凖備在泵把安裝單車架的原故)。另外,首批12輛共設有78個座椅,而次批的10輛共設有80個。

由於車身過高,所有巴士在投入服務前需要取得安省交通部門(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Ontario)發出的許多證,才可在批准的路缐上服務,所以這十年間只可在大學校季服務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的407 West Corridor 路缐(45,46,48B)及於2009-13年夏季暑假服務往返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的12號路線。

整批22輛巴士於2015年被大修及換上Metrolinx 的最新車身色彩。可惜的是由於車輛可靠性低及被限制於某些地區,這批雙層巴士先鋒已於2018年3月前全數退役,等候着命運的安排。

上圖:拍攝時一哥#8000仍帶着GO Transit之舊車身色彩。與香港不同,採用AllisonB500R 6速波箱波箱,聲音不太特別,這批車當作coach客車來行走長途缐,常走高速公路而少進市區,不會經常改變波段,而且GO Transit 車隊內大部份巴士均採用Allison波箱,統一部件亦容易理解。

下圖:GO Transit 的首批E500 DDH #8002,正行走45路缐來往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與Streetsville GO 車站之間。#8002已於2018年2月退役。

下圖:#8002帶著Metrolinx 的新車隊色彩,與在旁#8016的舊GO Transit 色彩形成對比。此批為數22輛之E500(#8000-8021)是車隊中唯一擁有14呎(4.27米)高車身之雙層巴士,之後加訂的雙層巴士已被改爲更矮的車身,以更適合大多倫多地區之營運需要。

下圖:#8006(左)及#8021的合照,兩車最大的分別在泵把,首批12部配備北美區標準的能源吸收泵把,但這設計在裝上單車架之後會令車頭部份過長,故此在第二批購入的10部取消採用這款泵把。

下圖:攝於2017年12月,由於底盤嚴重銹蝕及機件問題,GO Transit當時已開始退役首兩批(#8000-8011, 8012-8021),車隊內唯一4.27米高,車齡只有八至九年的Enviro 500雙層巴士,至11月底為止,已有9輛同款巴士被除牌,其餘的在之後的2月全數退役。

下圖:剛過去的星期五(2018年3月2日)為服務大多倫多地區的GO Transit 首兩批雙層巴士服役的最後一天,它們分別於2008年及2009年投入服務。43呎(12.8米)長的車身共設有78個座椅,32個Lazzerini Pratico的普通座椅設於下層,46個Lazzerini Grand Tourismo高背座椅設於上層。14呎高(4.27米) 的車身令它們被限制於市內很多高架橋下,所以這十年間只可以服務往來407高速公路西區的45、46及48B路缐,及於夏季行走往來尼亞加拉暴布的12號路缐。所有22輛巴士均於2015年改為披上全新的Metrolinx車身色彩。後方的新E500 Super Lo會於本文第三部份詳細介紹。

2. DDL–Double Decker Low height矮身版13呎6吋高(4.11米)雙層巴士

有感於14呎高的雙層巴士在營運上之困難,GO Transit 及渥太華之OC Transpo 要求ADL設計一款矮身版本12.8長的雙層巴士。新巴士於2012年第三季登場,被ADL 稱之為”Go Anywhere” 雙層巴士(大概因為是跟北美貨櫃車一樣的高度)。除了高度上的改動,最大的分別為車頭頭幅之設計,被改為E400車頭的款式,而出現的時間甚至比香港的E500MMC更為早。這些左軚版的「E500MMC」只是車頭改用新款,底盤仍是舊有設計,到了下文提及的左軚版「E500MMC Facelift」才改用新設計的底盤。

GO Transit 於2012-2015年間,分4批購入總共105輛:

  • 首批2012年投入服務之25輛(#8101-8125)
  • 2013年的40輛(#8126-8165),亦是首批披上新Mertrolinx 色彩及換上日本Denso空調系統的雙層巴士
  • 2014年的30輛(#8166-8195)
  • 2015年的最後10輛(#8196-8205)

除了外觀上的分別,整批巴士在機械上亦作出非常多的改變:

  1. 為了遷就改矮了的車身,原有的引擎已被改為康明斯Cummins ISL9
  2. 原設於樓梯底下,及於頭軸後的孖油缸,因被改矮了的車身而被迫搬到車尾,被放置在第三軸輪拱上,所以下層車廂最尾位置被迫移前,而減少了載客量(只有72座位)
  3. 原本設於下層天花中間的冷氣糟,亦因為改矮了的下層車廂,而被迫搬到兩旁靠近窗邊的位置
  4. 原先放在駕駛室下的電池及電路板,亦因為改矮了的車身被放到樓梯底下及車尾

ADL為了這批改矮了6吋高的雙層巴士,用心良苦。新巴士可以被分派到很多GO Transit 的路缐上行走,尤其是很多長途城郊路線,甚至連多倫多東北 130公里外的Peterborough比德保鎮,及西北110公里外的Waterloo 滑鐵盧地區,亦可找到他們的縱影。

上圖:仍然披著舊GO Transit 色彩的DDL #8115, 攝於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 的Square One 巴士總站, 這批巴士亦是GO Transit 最後一批帶有美國冷皇Thermal King 空調系統的雙層巴士, 由於表現不理想, 由#8126開始被付運時已被裝上日本的Denso空調系統

下圖:披著最新Metrolinx 色彩的DDL #8142, 正向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進發

下圖:打開DDL矮版E500位於尾軸後的神秘門, 便可見到橫置於尾軸上的油缸

下圖:Facelift 版本low height 的下層車廂,可見因MMC的底盤佈局,而油缸位置作出了更改,最新的油缸位置在車廂的右面,下層車廂最後一排三座座椅已可安排在第三軸以後的位置,跟方頭版low height 有所不同。

下圖:GO Transit沒有low height facelift,但其他城市有,包括加拿大的Strathcona County Transit 及 OC Transpo 都有Facelift low height 版。方頭的E500是舊底盤,而facelift頭就是MMC底盤。

當年北美low height 面世時,香港還未有MMC E500。ADL在硏製low height 版E500時,也是邊做邊學,始終要解決很多技術上的問題,以今日角度這個設計確實浪費了很多車廂空間,因為油缸位置而被迫將下層車廂空間推前至第三軸之以上便停止,但6年前的技術可以做到這樣,相信ADL已盡力了。

下圖:ADL E500的brochure ?面亦可看見facelift 版本low height E500的MMC 底盤模式,引擎被縱置插入底盤的左方。

3. DDS–Double Decker SuperLo超矮版13.8米長、3.91米(12呎10吋)高E500客車

由於雙層巴士營運效果理想,GO Transit 繼續添食,並簽訂253輛為期五年之訂車合約。ADL亦因應GO Transit 要求,設計出更長與更矮之E500,以營合GO Transit 之運作需求,為13.82米(45呎)長,3.91米(12呎10吋)高及2.58米闊,共有81個座位及兩個為於尾輪上之特大行李艙,成為別名SuperLo的超矮版E500客車。新巴士可行走往來大多倫多地區內4個之前因DDL矮版雙層巴士高度限制而不能服務的巴士總站。

新合約指明ADL要在安省設廠生產這批巴士,而ADL於2016年初在多倫多以北的旺市(Vaughan) 生產這批巴士的底盤,在旺市廠房內裝上車軸,油缸,風缸,引擎及波箱等機械設備後被運往ADL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廠房內裝上車身及車內設備,再付運給GO Transit,可以説整輛巴士由頭到尾都是一輛不折不扣的美國貨 。

除了全新的facelift 車身外,這批新巴士亦為北美帶來全新的MMC (Major Model Change)底盤設計,機械上亦因為改矮了的車廂高度而作出更改:

  1. 油缸位置不再像DDL矮版E500一樣,被打橫放在第三軸輪拱上,而是打直被收藏在第二及第三軸之間的走廊位置,亦因如此,下層車廂最後位置再被推前,但第二及第三軸輪拱上被空置出來,成為了一個行李艙! 這無疑是雙贏的設計,尤其是GO Transit 的長途客車營運模式很需要這個行李艙
  2. 而為了超矮的車身,電路板更被迫放到上層車廂,位於樓梯位置的旁板內
  3. 車廂亦被加裝了8個電力插座(上下層每層4個),自動報站器,4個更大的LCD資訊屏幕
  4. 深茶色的車窗
  5. 下層可調校角度之高背客車座椅
  6. 更長更大的輪椅板更方便乘客上落。

經此一役,這款SuperLo E500已完全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北美長途客車。至2018年6月 ,超過100輛同款巴士已被付運,而他們將成為車隊內的主力。

上圖:正駛抵Yorkdale巴士總站的SuperLo #8347,從這角度可見到13.82米修長的車身,及3.91米超矮的高度。不設RAS。

下圖:ADL於2016年初在多倫多以北的旺市(Vaughan) 生產這批巴士,詳情可按此瀏覽The Star網站的相關報導。

下圖:SuperLo #8317攝於YORKDALE BUS TERMINAL總站內,此四米高的巴士總站只能容許3 .91米高的SUPERLO雙層巴士, 及3.6米高的單層客車駛過。非常貼天花, 司機有守則不可在站內升高/降低巴士。

下圖:4.1米的高度限制,以往雙層巴士不能行走,有Super Lo之後問題迎刃而解。

下圖:正駛離烈治文山巴士總站之SuperLo E500 #8363,可見尾輪拱上並沒有設置車窗及座椅。

下圖:SuperLo #8377 正在行走47號路線, 途經密西沙加市的Square One巴士站。

下圖:SuperLo巴士用於取代車隊內車齡漸高的同長度55座位、高地台單層MCI D4500客車。圖中可見全新的SuperLo E500 #8300 及 MCI D4500 客車#2297一同出現在約克大學巴士總站內。超矮版3.91m高之車身,比起MCI 客車3.48m之高度, 只是多出43cm而已。以身高5尺7吋的中國人身材為例,踏上SuperLo後,上下層都能站得直但貼著車頂。

下圖:2008年投入服務的 E500 #8011與2017年加入的SuperLo #8328泊在一起,可以比較兩車14呎(4.27米)與12呎10吋 (3.91米)高度的分別,這36厘米的減少容許它們進入4個以往因高度問題而不能進入的大多倫多市內巴士總站。

下圖:三代不同的E500車尾,由最左的4.27米高, 到中間矮版本的4.11米高,及最右的超矮版3.91米高。最左的標準版本E500可見擁有較大的美國冷皇Thermo King 空調系統,散熱網明顯比右邊的Denso系統為大。

下圖:在多倫多及香港泊在一起的3代E500。

下圖:在旺市Vaughan ADL廠房內的SuperLo E500 底盤架,正凖備裝上機械及傳動系統

綜合相關討論:

第二批E500是舊底盤配新頭幅車身,superlo這批才是真正的MMC底盤。現在的low height 4.11米高facelift 版本亦已改為MMC模式底盤,所以下層車廂內最後一排座椅的編排亦有所改變。

MMC是指底盤上的改變還是車身的改變?北美版E 400是否MMC呢? MMC 是 major model change,是2012年起在亞洲版E500型號上的轉變,波箱與引擎被縱置放在底盤的左邊,車頭亦改為E400的款式。北美版本的E500,只用高度來分辨型號,14′ 高標凖版本(2005-2012),13’6″高low height “GO ANYWHERE” 版本(2012至今),及12’10″高超矮版SuperLo型號( 2016至今)。MMC 的代號沒有在北美E500上出現,只是從facelift 版頭幅開始的北美E500,底盤引擎及波箱佈局已改為與亞洲版MMC相若而矣。

2013年在香港推出新MMC底盤時就同時配港版E400頭幅款式的新車身,但其實美洲版的舊E500比香港更早用港版E400頭幅。

下圖:揭開尾軸上之大門,便能看到巨大的行李艙,油缸則打直被收放於兩軸之間,行李艙以後的位置則被擺放風缸。

下圖:三代同堂的E500巴士,此情景已成回憶,GO Transit 是北美唯一同時營運三款不同E500的公交系統。

下圖:Go-Transit車隊及SuperLo的factsheet,想更深入認識它們的話可以詳細參閱。

由外地來的朋友,如果想一試GO Transit 的雙層巴士,也是非常容易:從Pearson皮爾森機場的一號客運大樓(terminal 1)的下層arrival 到埗區,一出閘口就有GO Transit的路缐經過,其中往來North York 北約克與機場的34號路線,及住來Richmond Hill 烈治文山與Hamilton 咸美頓市(經機場)的40號路線,常常可以找到超婑版SuperLo E500的縱影。往來Hamilton 咸美頓及多倫多市中心Union Station 聯合車站的16號,也可以找到SuperLo的縱影。

如果想一試Low Height版的E500巴士,多倫多的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及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 的第一商場(Square One)巴士總站,是這些巴士的”大本營”,尤其是21, 45, 46, 47, 48 路缐。

由Cimon分享的新消息:

2018年3月:多倫多GO Transit的首批全數22輛(#8000-8021)E500,已於2018年3月底全數退役,整批巴士被售往加拿大西岸維多利亞市之Cruise Victoria(CVS Tour)郵輪公司繼續服務。

下圖:整批22輛E500在退役後等待ADL接收,作簡單維修後再被運往加西繼續服務,圖片攝於2018年4月。

下圖:整批22輛巴士是經過鐵路被運往加拿大西岸,可見仍披着GO Transit的色彩。(網上圖片)

下圖:整批巴士已於19年年初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市投入服務,可見巴士仍披著舊有GO transit色彩及車隊編號。(網上圖片)

截至2019年8月,多倫多GO Transit已有大概200輛ADL Enviro 500 SuperLo巴士投入服務,單層的MCI客車漸漸變成車隊內的少數民族。無獨有偶,MCI(Motor Coach Industry) 與ADL(Alexander Dennis) 都先後被北美巴士製造商New Flyer全資收購,亦即説昔日的競爭對手今日已經變成”一家人”了。

2019年9月:多倫多GO Transit 2019年ADL Enviro 500 SuperLo #8452 披上色彩繽紛的Ride with Pride宣傳廣告,正行走往來旺市(Vaughan) 與咸美頓市(Hamilton)之間的47號路線,可見巴士的中軸(傳動軸)被裝上測試中的超闊單輪軩(呎吋為445/50R 22.5),取代原有的雙輪軩(每個呎吋為305/70R 22.5)。共有五輛同款巴士現正被作同類測試(#8448-8452) 以測試在冬天雪地上的靈活性,而這項測試令它們成為名正言順的「三軸六輪巴士」。

全文完

Previous article世界自然基金會綠色巴士
Next article尋找退役巴:S3V21(GK9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