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1-105

Metal Sections 的珍寶,上層第一隻側窗是特別長的,這個特色在後來Duple Metsec 車身上都能夠找得到,Dennis Condor (DL) 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首批珍寶(LF1-LF30)的Metal Sections 車身上,原裝的車窗是金屬邊的,所以你會看到車窗沒有像 Alexander 車身的珍寶上配有的黑色膠邊。

LF1,相片由Yonie提供

由於海底隧道開始啟用,而中巴和九巴都分別將珍寶投放到隧道線去,加上中巴橙紅色的車身色彩與九巴的紅色頗 為相似,乘客開始不能分清楚哪一部是中巴,哪一部是九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巴在車身上加上”Jump On a CMB Jumbo”、換上斜立體字”CMB”以代替舊中巴棋仔標誌和在車身側加入斜體”China Motor Bus“字樣(當中又包括前斜和後斜兩款)。

另外,中巴在第二批珍寶訂單中,將Metsec 車身 的設計作了一些修改,包括:

1. 將司機位擋風玻璃改為向內斜入
2. 另一邊的擋風玻璃的雞翼窗改為放在頂部
3. 為每一隻車窗加上銀色鐵窗框,看起來深闊一些
4. 數字路線牌換為三格

這些改動,目的都是為了避免市民混淆九巴車隊。

圖片由Yonie 提供
相片由Adrianb44拍攝,由Ching Motor Bus提供

八十年代,中巴為所有Metal Sections 珍寶進行更換部份窗框工程,將上層車頭及上層兩側第一隻窗換為膠邊及推拉窗,而下層車頭擋風玻璃則被換為膠邊窗及平面,連入風口亦被更換。

下左: 八十年代末,LF59的上層車頭先行被換為膠邊窗,但上層 左右兩邊窗則仍是銀色鐵窗框。攝於北角碼頭。

下右: 車窗加上銀色窗框,就是上層車頭窗的樣子,但下層已經改裝為膠邊窗。另外,曾經出現過一個時期,中巴將車頭和上 層左右兩邊第一隻窗(即是特長那一隻)換為膠邊窗,但其他車窗則維持銀色鐵窗框,後來才將其餘都一拼換為膠邊窗。 留意窗框有兩粒東西,是連著一塊短直角鐵,用作推拉車窗之用。(此相片於網上下載,攝於太古城近康怡花園)

九十年代初,中巴為所有Metal Sections 珍寶進行換全面窗框工程,將大部份窗換走金屬邊及加入膠邊,剩下上層車尾太平門、下層車尾(引擎前的座位上面)、下層太平門窗口及下層司機位旁,維持有金屬邊。 最後一部被改裝的珍寶是LF99,本來它可以繼續維持銀邊窗框多一段時間,直至年驗,可是由於一次頗為嚴重的意外,令上層車頭嚴重損毀,故中巴也提早為這部車進行改裝工程。

完成改裝後,除車尾及司機位旁邊之外所有鐵窗框都全數被換掉,而用作推拉車窗的位置也變成一條夾在玻璃上的鐵枝。 對於司機來說應該都是一件好事,因為以往近車門那邊的那支水撥不能掃到近倒後鏡的位置,下雨時會看不到左邊倒後鏡, 現在這個新安排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大部份的Metsec 珍寶都將車牌位置調高了,可能因為Daimler 廠徽及中巴旗仔標誌被拆除,剩下大量空間有關。

原車牌為BH5612,後來被換為DS5520,原因是此車曾經有一零件問題被迫長期待在車廠中超過2年,而運輸處規定每過每部巴士停牌超過兩年的話要重新登記及領取一個新車牌,故此LF32能夠有一新車牌。

第二代Metsec車身的車廂內望(LF34):

下圖:中巴怪車多,車身改動亦有很多款式。整體來看這個珍寶沒有什麼特別,但其實細心看也有些不同,包括:

1. 司機位的原裝上下格車窗被拆除,換上一塊過無窗框的推拉窗

2. 車頭擋風玻璃的雞翼窗比較大(只佔少數,大部份珍寶都配上如LF87般的細雞翼窗)

3. 車頭bumper 仍未拆除 (只佔少數,大部份珍寶都被拆除)

LF53的特別之處只有一點,就是上層車頭窗比其他珍寶細小,與LF1-30後期所有的膠邊窗相似,但由於這個看起來較大, 故是否來自LF1-30那些珍寶的零件就不得而知了。全中巴Metsec車身的珍寶只有這一部是如此。攝於筲箕灣巴士總站,此車 長期行走84號線。

圖片均由大暉拍攝

在小時候,我間中也會乘搭它們,因為當時地鐵港島線還未通車,20號黃色地點牌海傍特快線的車資又較昂貴,故我家會選坐2號。

我記起當時再上環港澳碼頭前是一個「大笪地」,甚麼都可以買到,最深刻的當然是那裡的榨椰汁,對只有四五歲的我來說非常可口!這裡亦是我家經常逛的地方,而在這個大笪地旁的便是當時的港澳碼頭巴士站。我記起這個總站只有三條路線停泊﹕1號、2號和3號,當時1和3號仍使用Rebody後的紅蕃頭(LX),配有亞歷山大車身,而2號則大部份使用LF1-30之間的珍寶。為何我這樣清楚? 我沒有當時的字軌表,只是我記起2號線的車全都有一個特點﹕上層車頭的車窗全都細了一些,樣子怪怪的,看起來和其他路線的巴士不一樣。

根據Mike Davis於HK Buses Vol 1中提及,中巴將退役的Leyland Atlantean (XA)的車窗 移植到珍寶的上層車頭窗,故在我印象中這批珍寶配上這兩個窗特別細小而且有膠邊車頭窗的日子已經很久了。

下圖:留意路線數字牌是一格款式,是少量沒有被換為三格數字牌的早期珍寶。另外可留意兩代Metsec 車身的分別,除了窗框和膠邊之外, 還有車身兩邊的廣告位都有一條鐵線,估計是用作在下雨天時將雨水分流到兩邊,令貼在線下的banner廣告較為美觀。於退役前此車被抽離原字軌線2號,改為每天早晚打仗,休息時間就隨意停泊在常安街總站。

大暉攝於海底隧道口。

下圖:攝於小西灣巴士廠,這批珍寶終於退下火線。

留意中巴為這幾部珍寶的改動各有不同:

LF22、LF17: 路線牌被換上三格式牌布

LF22: 指揮燈被換上與Alexander 同款的零件

LF17: 車尾太平門被裝上兩枝扶手

比較起來,三格牌布的確較為清楚易看,不過由於LF1-30 的Metsec 珍寶大部份時間都行走2 號,問題相對不大。

下圖: 三代Metsec車尾比較。

LF31-LF105 採用改良過的Metsec 車身,不單車頭有所改動,車尾也有少量改動,包括為車窗加上鐵框,路線牌全面改用三格牌布等。留意後波燈只有一盞,設於右排尾燈最底。

右邊的LF38 是唯一一部Metsec 珍寶被改裝成使用一塊過的下層車尾推拉窗。Ching 攝於 筲箕灣巴士總站。

LF106

中 巴 由 第 一 部 珍 寶 開 始 , 已 採 用 由 Metal Sections 公 司 提 供 的 車 身 組 件 , 車 身 主 要 由 鐵 片 造 成 , 結 構 比 較 簡 單 。 但 在 LF 107 開 始 , 中 巴 改 為 採 用 蘇 格 蘭 Alexander 提 供 的 車 身 , 而 這 一 部 LF 106 便 是 Metal Sections 的 最 後 反 擊 , 希 望 藉 此 能 夠 從 Alexander 手 上 將 訂 單 搶 回 來 。

Metal Sections 在 這 個 車 身 上 的 改 動 頗 多,客 觀 來 說 是 誠 意 十 足。

攝於中環總站的LF106,仍然保持非常原裝的模樣。(Clement Lau 攝)

車 身 外 觀

首 先,上 層 車 頭 和 車 尾 均 一 突 出 弧 形 線 條,令 人 想 起 亞 歷 山 大 車 身,不 過 後 者 的 流 線 形 線 條 比 前 者 明 顯 更 美 觀。同 一 款 式 的 線 條 大 概 只 能 在 新 加 坡 的 Leyland Atlantean 上 找 得 到。另 外,在 投 入 服 務 初 期,車 身 下 層 車 輪 位 置 有 一 條 銀 色 線,在 車 身 上 繞 了 一 個 圈,看 起 來 令 人 感 到 這 部 巴 士 與 別 不 同 和 特 別 豪 華。另 一 方 面,車 身 側 的 路 線 號 碼 位 置 從 上 車 門 旁 移 至 較 上 位 置,新 位 置 與 亞 歷 山 大 車 身 的 位 置 差 不 多。

整 體 來 說,車 身 上 的 改 動 有 點 抄 襲 亞 歷 山 大 車 身 的 款 式,雖 然 不 是 完 全 相 同,但 也 不 遠 矣。

由 「 肥 仔 強 」 長 期 駕 駛 的 LF 106, 是 當 時 780 的 字 軌 車 。 (1992)

車 身 內 觀

最 令 我 深 刻 的,我 想 是 那 些 彎 形 坐 椅。在 七 十 年 代,仍 有 大 量 巴 士 是 沒 有 軟 墊 椅 背,坐 硬 板 椅 背 的 感 覺 實 在 不 好 受。LF 106 的 彎 形 椅 背,大 概 是 有 點 依 人 體 骨 骼 設 計,坐 感 很 好,而 且 還 是 軟 墊 椅 背,頗 為 舒 適。另 外,車 廂 加 入 使 用 防 火 膠 板,看 起 來 更 美 觀,而 且 車 廂 內 的 髹 油 工 作 也 可 省 回。若 果 我 沒 有 記 錯,這 部 車 的 上 下 車 門 在 開 關 時 是 沒 有 聲 音 的,我 不 知 道 那 是 電 門、油 壓 門 還 是 裝 了 減 音 裝 置 的 風 壓 門,運 作 起 來 相 當 寧 靜。

行 走 路 線

在 投 入 服 務 初 期, LF 106 多 行 走 於 最 繁 忙 的 過 海 隧 道 路 線 112。於 92 至 93 年 間,LF 106 曾 是 780 線 的 其 中 一 部 字 軌 車,與 LF90, LF 92, DM3,4,5 一 起 服 務 入 伙 不 久 的 小 西 灣。後 來 輾 轉 到 了 11 號 線 成 為 字 軌 車 最 少 一 年。

當 時 780 的 班 次 不 太 密,故 在 繁 忙 時 間 經 常 超 載。780 往 小 西 灣 方 向,在 經 過 亞 公 岩 後,便 是 一 條 很 斜 的 山 路,這 裡 也 是 LF 106 的 死 穴。每 隔 數 天,LF106 總 會 在 柴 灣 消 防 局 對 面 ( 即 藹 寧 園 對 開 ) 死 火,全 車 乘 客 需 要 過 車。除 了 死 火 外,水 滾 也 是 LF106 的 一 個 大 問 題。LF106 不 知 為 何 經 常 水 滾,比 其 他 珍 寶 的 情 況 更 嚴 重,幾 乎 需 要 每 一 轉 便 要 入 水,亦 經 常 見 到 LF 106 在 車 尾 水 箱 在 冒 著 煙 的 情 況 下 離 開 小 西 灣 總 站。

換 椅 背 事 件

中 巴 的 而 且 確 多 怪 車,這 部 LF 106 是 怪 中 之 怪。上 文 提 及 的 彎 形 軟 墊 椅 背,於 93-96 年 間 被 中 巴 作 出 了 大 型 改 動。下 層 車 廂 坐 椅 的 軟 背 墊 被 換 走,變 成 了 沒 有 軟 背 墊,以 防 火 膠 板 代 替。最 奇 特 的 是,工 程 部 不 是 將 整 張 坐 椅 換 走,彎 形 坐 椅 仍 然 保 留,只 是 以 往 保 護 它 的 皮 ( 軟 背 墊 ) 被 拿 走 了。令 人 奇 怪 的 是,只 是 下 層 所 有 椅 子 被 更 換,上 層 所 有 坐 椅 原 封 不 動。所 以,你 會 在 剛 上 車 時 見 到 很 多 淺 藍 色 的 硬 板 椅,但 到 了 上 層 卻 見 到 很 多 深 藍 色 軟 墊 背 椅。在 上 車 門 和 下 車 門 之 間 是 一 張 五 至 六 人 的 長 椅,由 於 椅 背 是 彎 的,工 程 人 員 需 要 依 照 角 度 貼 上 防 火 膠 板,看 起 來 有 點 怪。(Victor攝)

司機位則與一般Metsec珍寶沒有分別:

下: 從 這 張 相 可 以 勉 強 看 到 下 層 車 尾 那 張 背 對 背 坐 椅 變 成 了 硬 背 椅, 而 下 車 門 前 的 那 張 椅 則 仍 然 維 持 是 彎 背 坐 椅。 (大暉攝)

中巴33尺珍寶(LF)- 簡史、優點及基本資料列表
中巴33尺珍寶(LF)- Metal Sections車身(LF1-106)
中巴33尺珍寶(LF)- Alexander車身(LF107-305)
中巴33尺珍寶(LF)- 火燒珍寶及換新車身
中巴33尺珍寶(LF)- 打波子轉波、車窗扶手、銀色車軨及轉售新巴

Previous article中巴33尺珍寶(LF)- 簡史、優點及基本資料列表
Next article中巴33尺珍寶(LF)- Alexander車身(LF10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