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Mark Lee於2015年7月2日貼出,是中巴停辦北角港運城免費路線後的第二日。
是日如常上課,無緣趕上真正尾班中巴。
貼上昨夜牀前隨手亂畫,老朽之中巴印象,每格有當年小子
* * *
左上:珍寶 38A 興利三越門外上客,與 72B 爭一日長短
右上:勝利二型 41 由大坑道劈彎轉上司徒拔道
左下:入境處外 Dart 43X 總是閘住城巴 70 搶香港仔客
右下:中一,環翠邨澤翠樓遇上 LA20 開 780
* * *
只屬老朽回憶,未必人人共鳴。別矣,中巴……
LA20 是小弟首嚐冷氣巴士,始自上圖紀錄了的回憶,中一早上在環翠邨等 780,結果來了 LA20。到下課約 1630 在大會堂,又遇著,從此結下不解緣。

LA20在780時代,那位師傅名為「樹棠」,開780程程過八十,間中過九!試過當年由維園上橋,按電子表計時,行畢東廊抵達慈幼,可以只花三分廿幾秒!不過他後來辭工轉投市政局~

樹棠在LA20車頭種了盆栽, 睇住由一棵……兩棵……再到三棵盆栽,其中一棵還要是文竹!!!證明樹棠好心機,而 LA 環境亦肯定一流!XDDDD
504 某字軌 DA 車頭水箱上也有用果皮玻璃罋養了一缸黑摩利!DA!!水沒瀉魚沒跳才厲害!XDDD
昨夜浮起幕幕回憶,牀前又畫……中巴印象‧二:
* * *
左上:小六做校車車長,每日到太安樓總見車尾跟著「MATCHBOX 巴士」,長大後才知原來是英外唯一 TC1!
右上:乘 543 / 43X 到北海中心,轉乘 DA55 開 23 上學去
右下:薄扶林二霸大戰,當年親歷 LM9 「啄」紅 VAN,小巴司機揚手示意讓路!
左下:灣仔銅鑼灣經常塞陷。某日黃昏,LA20 夜更鄧師傅,在怡和街開門落車,走過許留山去姐姐話….
* * *
只屬老朽回憶,未必人人共鳴。別矣,中巴……
左上角是TC1,那是小弟六年級時,即九一年九月至九二年暑假之間,幾乎每日當校車停完西灣河,沿太康街出東廊時,TC1 都會開 720 跟在校車後面,一同轉上橋~
前文提及首嚐冷氣巴士是行走780的LA20,後來 VA 換入,LA20 轉到 8 號,依然常特地去搭,認識了黃(老邪)師傅和鄧師傅~
左下角的LA是披著許留山廣告的LA20,早夜更司機分別是黃斌及鄧志。所有8號冷氣字軌上、下更司機名字如下:
LA18:馮漢; 陳輝
LA19:劉岳; 梁修
LA20:黃斌; 鄧志
LA23:葉林; 梁惠
LA24:黃良; 葉森
LA25:曾應; 振華
有一次,LA20 夜更字軌鄧師傅,8 號往碼頭途中,怡和街塞車,師傅開門落車去許留山:「姐仔,我成日揸住你個廣告四圍走,醒碗西米撈食下得唔得呀?」
結果,非常開心地,涼住雪櫃般的 LA 冷氣,食住免費西米撈,繼續塞~
那年代香港,有人情味、富幽默感,如今回眸,只能回味…
另,LA20 錢箱會跌錢,當年和黃師傅笑稱「派息」,行一單 8 號,都有十元八塊從錢箱罅漏出,當年跟車其中一項「義務」就是幫忙執錢投回錢箱~
LA20 都幾多有趣特徵:除了在圖一提及780時代的車頭盆栽外,在8 號年代,車頭 CALTEX 綠色遮光貼之餘,還有右邊還有一張來自城巴的藍底雪花紋「空調服務」貼紙;車廂駕駛艙內,則有錶板旁獨有自製長方木兜,攝在錶板與盲點柱間,天衣無縫!
另,自首:圖中 43X 是小弟當年「傑作」 XPP
LA20最慘事,乃鄧志受傷入院後,夜更由一位戴鴨咀帽年輕司機暫代,但該師傅毫不憐香惜玉,駕著 LA 在昔日不時顛簸不平的軒尼詩道狂衝,路面高低級衝過撞到砰砰聲,終於鄧志康復回巢,但不久輪到 LA20 入廠,原來部車 「拗頭擔」,埋站會自行轉左(十足大家推 TOMICA),結果出廠幾年沒花過多少錢維修,車頭都沒抬過,卻一下子要換擔,變成易手前花了中巴最多錢的一部 LA。當然,亦因此有半年完全無得見部車……

後記:日更的黃斌師傅,在三四年前仍在8號線,不過是新的杏花版。
很感謝Mark的分享,本文中的圖畫由他繪製,文字主要是他在本網Facebook群組的留言及其他群組成員的回應綜合而成,相片則由網主、大暉、Boris及LUN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