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對城巴來說有兩件大事,第一是於88年訂購的新一代空調利蘭Olympian抵港及投入服務,第二是發生於6月的六四事件,下文會作簡單回顧,另外亦會提及中港碼頭城巴總站的啟用及城巴為車票系統電腦化。

加入空調新車

城巴於1988年向利蘭車廠共購入12部空調奧林比安11米三軸巴士,採用康明斯(Cummins)L10 引擎,透過波箱帶動Nippon Denso的空調系統。新車於翌年(即1989年)6月至8月抵港及投入服務,剛巧正是六四事件發生不久,故此除了投放在過境線上,初期於其他路線也可找到它們的踪影。

下圖:裝有內地車牌的C107及C110,初期肩負起行走過境線的重任,座位旁都會有數字膠牌標明座位編號,讓乘客快速找到已編定的座位。(Andrew Tang, Albion Valkyrie及網主攝)


六四事件對城巴過境線的影響

就在首部的11米利蘭Olympian即將投入服務之際(編號106的首次登記日期為1989年6月7日),內地發生六四事件,往內地的商務及遊客大幅減少,令城巴的過境業務大受打擊。

徐展堂於事件發生後一個月曾向報章表示,城巴的過境業務確實是受到影響,搭客量下降了六成,部份班次更出現只有四名乘客的情形,但近日已開始漸漸回升,特別是商業旅客的人數,大概已和六月前的客量差不多。

由於預計短期內前往大陸旅行的人士都不會急劇增加,所以城巴會暫緩拓展國內的巴士運輸業務直至下一年,並加強本地的巴士服務。他相信深港巴士乘客減少祇是短時間的現象,期望於聖誕節前全面回復正常。

根據同年10月的報章報導,於過去幾個月,城巴過境線的乘客量逐漸回升至正常水平,平均每日有三百人次,假日更達八百至九百人次。至該月客量更大幅度上升,較去年同期上升四成。

1990年3月,城巴過境路線回復班班滿座的情況,正式從六四事件中復原。

中港城巴士總站及電腦化售票

1989年12月,城巴於尖沙咀中港城設立一個新巴士站,亦是往後十多年城巴過境線的重要據點。


1990年6月,城巴將過境路線500的售票方式,改為採用電腦化售票及預留座位系統。當時的城巴助理總經理馬志雲表示,該新系統經過八個月的程序設計、策劃及員工培訓後,已正式投入服務。票務電腦化不僅提高售票效率及縮短輪候購票的時間,並且能提供快捷方便的預留座位方法。

這位馬志雲小姐正是曾於某年巴士年鑑接受陳自瑜先生訪問中談及Network 26新里程、現已移居英國的那位城巴前管理層員工。馬小姐於加入城巴前已擁有逾十年之高級行政管理經驗,曾於大東系統有限公司任高級經理,專責處理電腦售票系統,電腦室操作及辦公室自動化等服務。當時城巴致力改進整體資料管理的電腦系統,她是此方面的專才,加盟城巴後即協助系統電腦化的發展,她亦同時負責管理行政事宜及拓展市場業務。

下圖是城巴一張關於簡易電話訂票的宣傳單張,於1992年印製,隨著城巴將訂位過程電腦化,可以讓乘客透過電話自動對應系統自行完成訂票過程,非常方便。(CK Chow提供)

下圖攝於第一屆巴士大集會,左二那位正是馬志雲小姐。(網主攝)

城巴中港過境線回顧文章目錄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4-85:準備及開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5: 加入空調巴士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7: 繼續加入空調及非空調巴士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9: 六四事件影響及加入空調新車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0: 北京巴士團
城巴中港過境線 – 大批新車加入及開辦大鵬灣、小梅沙新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1年開辦東莞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1年12月開辦深圳機場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4年11月開辦廣州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6: 富豪B12超級豪華巴士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6年混合深圳及東莞路線編號
城巴中港過境線 – 單層巴士角色、過境包車服務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8年發展、開辦樟木頭線及北方Neoplan的離開
城巴中港過境線 – 嚴重交通意外
城巴中港過境線 – 過境司機的特別生活
城巴中港過境線 – 車票及貼紙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9:迎上減價戰
城巴中港過境線 – 2000-2001:停辦服務
城巴中港過境線 – 2001:停辦之後

Simon Lee的巴士回憶:城巴東莞線與CHINALINK廣告的142

Previous article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7: 繼續加入空調及非空調巴士
Next article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0: 北京巴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