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Simon Lee於2019年5月19日的貼文,謹此致謝。
相片由前城巴員工提供,相中人因私隱關係已打格仔處理。
相片大約於1990年春天左右拍攝,當日是一間香港的企業包了六部城巴上深圳近福田區附近,除了相中當時新車落地不足1年的C106外,還清楚看到三部ECW車身的Leyland Olympian,包括C103、C104及C105,3位掛牌師傅也有上鏡。
另外,當日還有C109及C110安排包車,但停泊位置則沒有上鏡。值得一提是城巴在1989年6月出牌的首批Alexander R型車身配圓角玻璃的Leyland Olympian投入服務後,因向內地申請換車需時,故此也曾經和ECW車身的C102-C105及ROE車身的非空調Leyland Olympian 共同行駛過境線。
最後一部離開過境線的ECW車身的是C103及C104,在1990年6月分別由118及119取代,掛牌司機也是從C103及C104換落118及119,而118及119也是城巴首部使用電子數字牌的Leyland Olympian。

綜合其他回應:
八九十年代經常有外商一次過叫幾百個員工一齊到深圳東莞考察,包城巴更是當年的熱門選擇,我最誇張遇過一次坐城巴上東莞,當日碰巧好像是嘉頓廠包七輛雙層城巴上東莞考察,一隊城巴列陣行107國道,非常大陣仗。記得當日更有東莞班次因而被迫取消。
聽班前輩講,94年TVB有個節目,是一班歌星在當時快將開幕的廣深高速公路福田入口出席一個慈善踩三輪車活動,當日租左4架城巴上皇崗。
另外,當年城巴經常有個別包車去深圳市,當年我間中會見到城巴在蛇口工業區、寶安及沙井等廠區。
至於福田,當時還是一篇荒蕪 – 福田區就是在90年後期慢慢發展,當時皇崗口岸貨運部分落成剛好幾個月,貨運物流活動開始頻繁,到91年客運部分啟用,進一步增加該區人流,福田也在5年後高速發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