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期,香港或深圳往返廣州的跨境大巴服務開始普及,獲准經營的本港及內地公司超過40家,行走範圍遍及廣東省以至福建、海南等省份,其中單單提供香港與廣州之間的服務者,就有超過10家公司,行車路線全部均採用廣深高速公路,所不同者,除了港穗兩地的終點站有分別之外,所使用的巴士質素亦成為人們選擇有關服務的一個不可忽視因素。誰的終點站位置方便,誰的車輛最舒適豪華,誰就可以爭取到更多乘客。幾乎所有港穗客運業的經營者都於最近先後採用更昂貴的巴士以提高競爭力,更多經營者轉向選用歐洲的產品。

雖然提供中港客運服務的公司多逾40家,但唯一能夠以雙層巴士行走的就只有城巴,使它可以在同行之中更加突圍而出,據城巴當時提供予傳媒的數據顯示,在來往香港至廣州的路線上,該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高達12%,顯示雙層巴士的吸引力不可忽視。城巴一直採用利蘭奧林比安作為其過境車隊主力,但畢竟時代變遷,當其他過境巴士開始購入高質素客車配合進口車身的時候,城巴之利蘭奧林比安顯得開始過時。無論座椅舒適度、行車穩定性以至行車時速均比其他過境巴士公司之歐洲客車仍有一段距離。

票價方面,當時大部份香港過境巴士營辦商均開始減價,辰達永安集團旗下的環島旅運帶頭將廣州線票價減至$130,其後粵港汽車及中旅直巴亦相繼減價,但城巴仍堅持$180票價,故此部份乘客開始流失至其他過境巴士公司。其實對一些商務旅客而言,票價反而是一個次要的考慮,最重要是有個舒適安全的旅程。

至於乘客另一個選擇 – 深圳往返廣州的國內大巴,除了收費低廉外,還安排服務員跟車服務乘客,而且更開始購入中外合資甚至外國直購的巴士,令其吸引力大增。

如此激烈競爭令城巴必須尋找方法以保住其客源,故此於1995年斥資1500萬購入5輛富豪B12豪華客車,是當時香港歷來最昂貴的巴士。城巴希望藉此強化其車隊,保持過境路線的市場佔有率。

這批富豪B12底盤為設計作長途客車用,據當時有駕駛B12的司機表示,如無任何限速裝置,極速可達150公里。加上配合輕柔的懸掛系統,令巴士經過廣深高速公路之不平路段時仍可如履平地。此外,此5台富豪B12配上比利時著名車身製造商Jonchheere的Monaco型車身,全車配上雙層玻璃及舒適的fansa牌座椅,再加上裝設了一個寬敞的洗手間,使旅程變得更舒適。

下圖: 4部於上午由香港出發的B12,整齊地停泊於城巴的廣州線總站 – 花園酒店。(Simon Lee攝)

下圖: 城巴曾派出抵港不久的2001號車參與1996年巴士大集會,當時車身的拉花還未噴上,非常原裝。5部B12均於1996年3月29日於香港出牌。(網主、LUN及DE360攝)




下圖:1996年5月28日,城巴為B12新車舉行記招會,並透露這5部巴士的購入價共1,500萬,即每部達300萬元。(102110提供)

下圖:城巴上下均對這5部「貴賓」非常重視,當時還安排文匯報採訪及刊登特稿。此外,1996年其中一期車王雜誌的巴士迷轉欄更刊登了由李天祐先生撰寫的富豪B12專輯。兩篇文章均對巴士本身以至業界發展作出詳細報導,本文開首及以下數張相片的部份註釋均參考及轉載至此,讓讀者更能深入此車及背後的故事,謹此向出版商及李先生致謝。(圖片由LUN、牛奶仔攝,部份轉載自「巴士迷」影片)

  • B12屬低地台設計,但不設輪椅上落設備
  • 車身由比利時的「雍騎」(Jonckherre)提供,型號為Monaco,長11980、闊2490、高4000MM
  • 三條車軸中,前軸是轉向軸,中軸是驅動軸,連接位於車尾、以縱置式安排的Volvo TD123E Euro1引擎及ZH 5HP700五前一後的波箱,提供最高達356匹的馬力,尾軸是附加軸,設有獨立的懸掛系統,提高行車穩定性及提供如中巴Ailsa-Volvo (AL)系列般的反方向輔助轉向系統,將掃圈半徑減少至有如兩軸巴士般,增強其靈活性
  • 尾軸可升離路面,避免因其因路面環境而令中軸承起至離地,引致無法起動
  • 全風式制動系統,獨立喉管控制前後軸,並設有廢氣煞車及ABS
  • 設有兩個油缸,置於底盤前軸上的位置,以適合長途行駛
  • 後備輪胎設於前軸前方的車陣下
  • 行李倉設於中後軸之上,兩邊車身各設兩扇倉門,而正門則設於左邊車身
  • 那兩扇行李倉門在實際操作上難倒了身材矮小的乘客及司機,皆因當開門時整度門會伸展到很高,只得一條皮帶形的拉環讓乘客及司機拉下來關門。而右邊車身近車尾那扇高高的密封無窗貌似太平門的部份是行李倉後門,司機可以經此門進入行李倉內。一般來說,是由乘客自行放行李,司機只負責開關門。

  • 為配合巴士於中港兩地上落乘客,車身兩邊均設有車門,以向外開出形式運作,車頭另設一扇車門方便司機上落
  • 所有車門及行李倉門均可鎖上

  • 從左邊車門登車,左邊是由「超卓」(Sutrak)製造的雪櫃,以車內電力驅動
  • 城巴當時計劃在這些B12上開辦過境路線派餐服務,但票價並沒有增加,仍是180元。
  • 為配合派餐服務,特別安裝這個雪櫃,但其後取消了這安排,結果這雪櫃暗地裡成為司機放置自己食物之用

  • 登車後右邊是樓梯,前一點是洗手盤,原意是為供應茶點而設置,城巴其後取消這計劃
  • 此洗手盆最後成為司機們的私伙用途,例如他們會在廣州買生果,休息期間就用此洗手盆來洗生果
  • 再前方是小型洗手間(見黑底白字”Toilet”)

  • 洗手間內面積尚可容許轉身,裡面亦提供一個洗手盤
  • 洗手間裝有化學粉末的不銹鋼缸供其專用
  • 車上設有熱水爐,讓兩個洗手盤均有熱水供應

  • 前軸將下層車廂分為客艙及駕駛艙
  • 前軸之上放置了電器系統及滅火筒
  • 左輪上放置一對可摺起的座椅,並附有安全帶,只供車上服務乘坐(Crew Seat),通常是供帶線及跟車學習的司機乘坐
  • 下層設有14個座位,其中8個較接近前軸的座位以兩組卡位形式安排,各於中間設一小型餐枱
  • 這兩組特別座位不設預訂,票務員通常都是順序賣票,由樓上車頭第一個位(1號位)開始

  • 樓梯位於巴士的中間,非常接近車門,並設有梯間照明燈,頗為細心。

  • 上層設有57個座位,以2+2形式安排
  • 上下層車廂兩邊頂部設有行李架,亦是送風的通道,出風口前設於每個靠窗的座位之上
  • 設有閱讀燈、音響系統的揚聲器,停車鐘按鈕
  • 地台兩旁設有暖氣通道將暖氣送往車廂
  • 上圖為招待傳媒日的車廂情況,下圖則為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最明顯分別是那塊城巴頭枕布消失了


  • 由Fainsa Astron 提供的高級絲絨座椅,每個均可調校椅背的傾斜度
  • 靠近通道的座位使用設於椅架旁的按制,靠近兩邊窗門的則要伸手往椅底探索拉桿來控制
  • 除上下層最後一排外,各座位背後均有一張小型活動餐桌,放下來便可使用

  • 下層三扇車門均是太平門,上層是太平窗,位於車尾倒數右邊第2排座位,乘客需用安全桿打碎車窗逃生,而車尾那個並非太平窗
  • 車廂觀景角度很大,兩側車窗低至接近座墊的高度,視野格外寛廣

  • 上層第一排座位設有安全帶,
  • 車頭設有加大碼的扶手及懸空的牌箱,牌箱之上有一電子跳字鐘,亦有一個顯示燈,告訴乘客下層的洗手間是否正被使用中
  • 車頭的擋風玻璃設有上層水撥,是香港巴士中少見的設備

  • 駕駛座椅能自動感應司機的體重,將座位升降至最舒適的高度
  • 軚盤可調校
  • 水撥桿之下增加一支巡航行車開關桿,一撥便能令巴士進入巡航狀態,繼續以讓速度自動前進,減輕駕駛疲勞
  • Jonchheere在裝嵌車身時將富豪的錶板組件重新組合
  • 原本位於錶板右幅的手制,被移到駕駛座右邊的平台上,與安全氣閥一起

  • 駕駛室左上方是原來設於右邊的一系列警告燈,之下是電池總制和三對顯示燈號、ZF自動變速器的波制、點煙器及「藍寶」Blaupunkt)音響控制台
  • 右上方改為空調出口,倒後鏡的遙控按鈕和排列整齊的電器按制,包括使用風按、開關上層水撥、雪櫃及熱水爐
  • 駕駛室上方,最左邊是洗手間使用中的指示燈,電子跳字鐘
  • 中間裝有暖氣的開關及溫度調校(可分上下層)
  • 右邊是Nippon Denso空調系統的控制器,及城巴的標準設備 – 小型風扇
  • 設有太陽簾可供拉下
  • 車外兩邊特大型倒後鏡裝有發熱線,可遙控調校角度
  • 一位曾駕駛B12的巴士迷稱:「開頭以為個軚艙好窄, 但係坐落原來係非常之闊落!」

B12極速很強,但每部也不同,由最低的119km/h 至140km/h不等。B12於1996年投入服務時,廣深高速公路的車輛尚算不多,故此出現了一些巴士迷提及的「逢車過車」情景。在巴士討論區找到一段有關的回憶:

「登上城記部B12,由外號「爆頭」師傅操炮, 未出中港城 都已經感覺到佢係一個非一般的師傅, 果然呢位師傅冇叫我地失望, 喺廣深高速公路上面, 除咗私家車之外, 冇車係我地敵手, 逢車過車, 就連大陸啲客貨車都可以俾我地過頭, 甚麼東風, 解 放型o既卡車都唔係B12o既對手, 本來以為有部瑞典國寶 – Scania o既單層客車喺我地後面可以過得倒我地, 但係最後呢部 單層車都係唔夠我地部雙層車快而過唔倒我地, 但係B12個細佬B10M就曾經超前過我地, 雖然最後俾我地超番, 但係代價就係 我地要忍受住一陣冇冷氣o既車箱… 」

不過於1997至98年間,有關方面於廣深高速大量裝設快相機,所以大多司機都會利用車內的定速巡航裝置,令巴士於110km/h左右之速度行走,反而內地直通巴士仍以130至140km/h行走,出現了另一些巴士迷提及的「B12被人逢車過車」情景。B12始終比11米及12米利蘭奧林比安快,故亦有人覺得試過它之後會覺得那些利蘭很慢。

下圖:位於車尾的Jonchheere及B12水牌,全港只有在這5部車上才能找到。(LUN攝)

下圖: 轉載自「巴士迷」VCD,其中一集報導都市巴士迷會舉辦的B12遊河活動,當然也拍攝了不少B12的風采。

1996年5月,首部富豪B12正式派駐行走廣州線,該車編號為2001,並正式取代第一輛利蘭奧林比安340。如各位曾經觀看過陳自瑜先生於1996年8月發行的香港巴士手冊第二輯 – 城巴篇就可以欣賞到2001首航廣州的相片。城巴其後在6月份亦將其餘4部富豪B12(2002-2005)投入服務,而全數5部富豪B12分別取代了5部利蘭奧林比安,有關安排將原有駕駛利蘭奧林比安的司機轉為駕駛富豪B12,而原有之利蘭奧林比安則取消國內車牌登記,並返回城巴非專利部繼續服務,而該5輛富豪B12繼續使用「深圳機場城巴客運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其註冊公司,有關資料如下:

利蘭奧林比安 富豪B12
車隊編號 香港車牌 國內車牌 車隊編號 香港車牌 國內車牌
203 FD9084 廣東02-35987 2005 GT2890 廣東02-43027
334 FG4976 廣東02-35986 2004 GT2814 廣東02-43028
335 FG5594 廣東02-35984 2003 GT3752 廣東02-42825
337 FG5912 廣東02-35982 2002 GT2767 廣東02-42826
340 FK5226 廣東02-35980 2001 GT3740 廣東02-42154

 

下圖: B12的搞牌好特別,每部車有支搞牌棍,司機需要走到樓上,在牌箱底部有個窿仔,篤支牌棍上去搞。至於數字牌布,就如一般香港巴士,有支細小的棍仔選擇第一格,第二格或第三格。

城巴B12的掛牌司機有個共通點,就係回程南下到中港城總站後,就會上樓上搞定第二日的北上路線。(LUN攝)

下圖: 與老舊的單層廣州牌巴士比較,城巴B12實在先進得多,無怪乎曾乘坐過B12的巴士迷有這樣的回憶: 「還記得1996年跟家父回廣州探親,第一次也是唯一次坐城巴的雙層客車B12北上,歐洲規格的流線型雙層客車車身,奔馳在廣深公路及國內街頭上,沿途都引起途人和司機駐足欣賞,巴士停在哪兒都一定有小孩子爬高看看上層是什麼樣子,彷彿代表當年香港人自信和優越的地位。」

下圖: 自富豪B12投入服務後,城巴過境線乘客量開始回升,並重新吸引部份乘客乘搭。值得一提,5部富豪B12投入服務後,城巴除了安排行走廣州線外,亦安排行走東莞線,一般都會安排行走早上0730由中港城開往東莞山莊的502號及1345由東莞山莊回港的503號。由於廣州已有4班車使用B12行走,故此每日只安排1輛B12行走東莞線,如遇到有B12需要維修時,該班東莞線班次則改回使用利蘭奧林比安。

下圖:城巴一直以來均會安排部份過境巴士於早上支援88R路線往中環單程方向,而B12亦有繼續維持這傳統,令早上88R的乘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88R在平日早上是有兩班B12攝車的,但每天開出的時間不同,服務時間在0730至0805,到達中環後便會空車前往中港城,再行走當天早上0900在中港城開出的554及0930在中港城開出的556往廣州班次。除B12外,其他過境線的利蘭奧林比安也會以差不多形式行走早上88R的班次。

下圖: 在中巴常見的「一車兩地點牌」模式竟也可在這部城巴身上找到,究竟當時此車是私牌還是真的往廣州呢?(大暉攝)

下圖:550是往廣州的最早班次,分別於7:30及8:00離開中港城及沙田第一城,客量看來不大好,但因此乘客可以自行選擇喜歡的坐位,包括下層的對坐卡位。(大暉攝)

下圖: 雖然都是攝於沙田第一城的B12,但一看路線號碼便知道上圖是準備往廣州(雙數),下圖是剛從內地回港的班次(單數)。

每部往內地的城巴上,車頭都會放有一塊有點大陸味道的牌,印上「九龍至廣州」,「香港至東莞」,「香港至XX旅遊包車」,「香港至XX臨時加班」等。這牌其實是由廣東省交通廳提供,放置於巴士車頭用讓公安識別,不過實際上其他直巴公司大多都不放這牌,只是城巴守規矩才放。(LUN攝)


自富豪B12加入城巴後,其豪華舒適快捷形象深入城巴過境線熟客心中。如遇超過2部B12需要驗車或維修期間,廣州線日間北上及中午南下其中一班車將會由利蘭奧林比安暫代,根據有位駕駛利蘭奧林比安的城巴廣州線司機表示,曾經數次打仗駕駛代替B12的日間北上及中午南下班次,有部份乘客上車後會有微言,更甚有乘客向票務員要求改搭下班B12班次,足可見B12在城巴過境線熟客有著一個良好形象。

下圖一: 2005剛完成由廣州回港的553班次,到達中港城總站。(Simon攝)
下圖二: 3部B12整齊停泊於廣州花園酒店外,可以說是拍攝B12的最佳地點。(大暉攝)
下圖三: 2002於行走一段時間後,下層擋風玻璃的水撥被拆除,並將上層的水撥改裝以用於下層。(LUN攝)



在前文提及過幾次「牌頭」一詞,究竟是甚麼意思呢? 其實每部行走內地線的巴士均需向內地有關部門申領內地車牌,由於兩地政府對這類車牌實行配額制,而內地政府只會配給予內地機構或中外合資機構,故此城巴唯有與四間國內機關合資成立新機構,從而符合申請配額的資格。有了配額就可以為巴士申領內地車牌,這就是坊間常稱的「牌頭」。

每間合資機構得到的配額數量都不一樣,深圳機場城巴擁有最多配額,其次為深圳城巴旅遊客運,詳情可參考下表。另外,牌頭的聯營公司和路線沒有直接關係,例如深圳機場城巴牌頭不一定只行走深圳機場路線,只要該車牌可於廣東省行走便可行走省內所有路線。

5部B12均屬於「深圳機場城巴客運」,車牌能於於廣東省內行走,故這5部車可跑廣州、東莞及深圳等路線。


過境巴士的「牌頭」

城巴過境線資料 (1997年中)
車號 香港車牌 大陸車牌 關口 目的地
牌頭:深圳機場城巴客運服務有限公司
330 FG4672 廣東02-35988 皇崗 廣州
331 FK5095 廣東02-35981 皇崗 廣州
332 FG3811 廣東02-35986 皇崗 廣州
333 FG4101 廣東02-35979 皇崗 廣州
336 FG4769 廣東02-04321 皇崗 東莞
338 FG5350 廣東02-04346 皇崗 東莞
339 FG5290 廣東02-35983 皇崗 廣州
1275 FC8623 廣東02-04997 皇崗 東莞
2001 GT3740 廣東02-42154 皇崗 廣州
2002 GT2767 廣東02-42826 皇崗 廣州
2003 GT3752 廣東02-42825 皇崗 廣州
2004 GT2814 廣東02-43028 皇崗 廣州
2005 GT2890 廣東02-43027 皇崗 廣州
牌頭:深圳城巴旅遊汽車客運服務有限公司
180 FC3474 廣東02-00534 皇崗/沙頭角 東莞
185 FC5301 廣東02-02590 皇崗 東莞
188 FC6577 廣東02-02584 皇崗/沙頭角 東莞
199 FD9162 廣東02-02587 皇崗 東莞
200 FD8677 廣東02-02586 皇崗 東莞
牌頭:深圳航聯運輸公司
1267 EP3273 廣東02-04986 皇崗 東莞
1801 EL6462 廣東02-04351 皇崗 東莞
1802 EM1412 廣東02-04353 皇崗 東莞
1803 EP3725 廣東02-04352 皇崗 東莞
牌頭:深圳城巴旅遊汽車客運服務有限公司
181 FB8714 廣東02-02585 文錦渡/沙頭角 深圳
182 FC3084 廣東02-00535 文錦渡/沙頭角 深圳
197 FD8768 廣東02-00536 文錦渡/沙頭角 深圳
201 FD9105 廣東02-00537 文錦渡/沙頭角 深圳
202 FD8653 廣東02-00538 文錦渡/沙頭角 深圳

所有廣州車間中會行走東莞線,而廣州利蘭(即B12之外)及所有東莞車間中會行走深圳線。

(部份內容參考自報章及車王雜誌)

城巴中港過境線回顧文章目錄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4-85:準備及開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5: 加入空調巴士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7: 繼續加入空調及非空調巴士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9: 六四事件影響及加入空調新車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0: 北京巴士團
城巴中港過境線 – 大批新車加入及開辦大鵬灣、小梅沙新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1年開辦東莞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1年12月開辦深圳機場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4年11月開辦廣州線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6: 富豪B12超級豪華巴士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6年混合深圳及東莞路線編號
城巴中港過境線 – 單層巴士角色、過境包車服務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8年發展、開辦樟木頭線及北方Neoplan的離開
城巴中港過境線 – 嚴重交通意外
城巴中港過境線 – 過境司機的特別生活
城巴中港過境線 – 車票及貼紙
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9:迎上減價戰
城巴中港過境線 – 2000-2001:停辦服務
城巴中港過境線 – 2001:停辦之後

Simon Lee的巴士回憶:城巴東莞線與CHINALINK廣告的142

延伸閱讀:尋找退役巴 – 城巴富豪B12在紐西蘭

Previous article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4年11月開辦廣州線
Next article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96年混合深圳及東莞路線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