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979年成立的城巴有限公司,於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主要經營私人巴士租賃服務。於成立初期,由於資金短缺,公司發展多年都以從英國購入的二手巴士作為車隊主力,當中包括Ailsa Volvo、Dennis Dominator、Leyland Olympian及本文的主角–Daimler Fleetline(珍寶巴士)。
1979: D1-D6
若果說珍寶巴士是城巴不斷發展的其中一個功臣,相信沒有太多人反對。城巴的第一部巴士是一部曾於泰國曼谷作試驗性行走的Ailsa Volvo B55,第二部購入的已是珍寶。第一批珍寶於1979年英國購入,為數6部。該批車原屬於Bournemoth Corp.Transport,轉售給城巴時車齡已高達14年。城巴第一部巴士的編號是V1(即Volvo巴士第一部),而這批珍寶就被編號作D1-D6(Daimler巴士第一至六部)。
D6 – 仍披著第一代城巴色彩,拍攝地點相信是太古船塢。(外購相,由Victor購入)
D3 – John Law攝於1983年的中環干諾道中。
特製車身
這批珍寶配上MCW車身及亞歷山大的車頭幅,它們在城巴的日子中,車身並沒有作大型改動,大部份仍維持原來的模樣,除了一項–改裝成開蓬巴士。六部珍寶中,D1和D2的車身有一個特點,是車身頂部在適當的器材下可以抽離車身,快速地變成一部開蓬巴士。這個設計是MCW於建造車身時已經加入的一個設計。於購入兩年後(即1981至82年)城巴將這兩部車改裝成開蓬巴士並推出開蓬巴士租賃服務,結果大受歡迎,兩年後,由於對開蓬巴士的需求不斷增加,故城巴將其餘四部同款車身的珍寶也陸續改為開蓬巴士,期望這個市場能夠更快速地發展。
D2 – 由HN7067購入的相片,已完成改裝開蓬的工程,它們是香港首批載客的開蓬巴士,當然大受歡迎。第三張攝於中環天星碼頭巴士站,相信是等待接載往海洋公園的乘客。
除了車身外,在機械方面城巴也為它們作出一些改動,於行走數年後,引擎由原來的Gardner 6LX改為同廠之6LXB引擎,而馬力亦由135匹提升至180匹,令車輛更能應付香港路窄山多的路面。
由於這批巴士在城巴接收時已屆十四年高齡,故此它們在城巴的日子只有約七至八年,在86至87年間陸續退役。
以下片段是剪輯自攝於1981年的電影「凶蝎」,其中一段攝於城巴D1至D6其中一部上(有網友提供資料是D4),可以看到車廂內的模樣。(片段由kbsgp上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kLdbqrLVQ
1980: D7-D9
第二批珍寶於1980年購入,為數只有3部,前身是英國West-MidlandsPTE的成員,配以Park Royal車身及吉拿6LX引擎。它們在來港前車齡已高達11年,於城巴的日子不太長。城巴曾試圖挽救它們,包括將引擎改為吉拿6LXB、為車身作大規模修整、甚至改裝成開蓬巴士,希望改善這3部車的狀況,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於行走了3年後約1983至84年間全數退役。
下圖: D7 D8 及D5停泊於一起,地點相信是太古船塢,可以看到前者的Park Royal車身及後者的MCW車身有何分別。
(外購相,由Victor購入)
下圖: D9 – John Law攝於1983年的中環,相中左後方的永隆銀行總行仍在。
為什麼城巴會引入珍寶巴士呢?其實城巴在未購入珍寶前已對它有深入的認識。城巴的始創人李日新先生於創辦城巴前於中巴工作逾十年,期間擔任中巴交通經理,重要性甚高,由管理日常車務運作、購買新車以至面對傳媒也是他,可以說是除顏成坤以外最為人熟悉的中巴人士。於1974年起,中巴開始引入珍寶巴士,在數年內購入共305部33尺長及31部30尺長的珍寶,而作為中巴的要員,李先生在工作當中已充份瞭解到珍寶的特性,故在他離開中巴及建立城巴後,不斷從英國購入珍寶以壯大其車隊。在英國的二手市場中,可供出售的珍寶供應量不少,因此價錢亦大多較為相宜。當中尤以被London Transport放棄的二千多部Daimler Fleetline DMS最為哄動,而這款DMS亦成為城巴在往後多年的車隊主力。
1981: L11-L15
1981年8月,城巴車隊出現了重要的轉變–第一次從英國Ensign公司購入5部前London Transport(LT)的Daimler Fleetline CRL6,LT代號DM或DMS。雖然這批車不是城巴首批購入的珍寶,但這5部車正好是往後購入的數十部同款巴士之先驅者。
城巴給予這5部車編號L11至15。可能你會問,為何這一批由Daimler製造的巴士,編號會改為以L為字頭呢?原因是當時城巴由這批車起改變了車隊的編號方式,由以往以車廠名稱字頭改為以引擎型號字頭排列,而由於這一批DMS所使用的引擎為利蘭(Leyland) O.680型號,故編號就以L字為首。至於其他已購入的車輛,D1至D9被更改為L1至L9,而城巴第一部巴士Ailsa Volvo B55則由V1改為V10,因為它使用Volvo TD70E引擎,而且1號已被編配給珍寶。
和其他香港專利巴士公司相似,城巴看中這批被LT放棄的DMS,都是因為它車齡較低。對於城巴來說,以往購入的巴士大都已屆十三、四年車齡,反觀這批DMS平均車齡只有約八至九年,而且珍寶採用後置引擎設計,維修簡單,加上車隊中除了第一部的富豪之外,清一色是珍寶,維修起來更見效率。
L11 – John Law攝於尖沙咀。
L14 – John Law攝於1983年的中環。
徹底的改動
在來到香港前,英國Ensign已將這五部車的Park Royal車身作適當的修葺,並將原來的密封式車窗改為適合香港的推拉式車窗。經過這些改良後,這數部車原本已經適合投入服務,但城巴仍為它們作更大型和徹底的改動。首先,中間的下車門被封閉,並在原有的位置改為放置座位,令整部巴士只有車頭的那一隻車門,同時作上車和下車之用。這個改動的目的,是因為城巴認為自己作為一間集中於私人租賃服務的巴士公司,大都是提供點到點的服務,快速的上落客不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與專利巴士的要求並不相同。
除了取消中門外,城巴將車上座椅編排改為3+2形式,令全車的總載客量由原來的73人(上層45,下層28)激增至100人(上層59,下層41,不設企位)。這種3+2的座椅形式是李日新先生於中巴任職交通經理時所提出的,這種新設計首先出現於中巴於1974年起購入的33尺珍寶(LF),而在李先生自立門戶後,他仍在自己的車隊上進行相同的改動,可見他對這種設計十分滿意。
下圖:L15的下層內望。
1981(續): L16-L20
求車若渴
1981年7至8月,城巴在上一批珍寶L11-L15還停留在徹底翻新的期間,再次從英國Ensign公司購入另一批DMS,為數5部,編號L16-L20。由於當時城巴車輛不敷應用,故這5部車沒有像上一批般作大規模改動,維持兩度車門,而且Ensign在巴士付運之前,已經將那些密封式車窗改為適合香港的推拉式車窗,在車輛運到香港後,城巴只須要將拆除波箱中的自動轉波功能便能立即投入服務。
下圖:L16,Andrew Tang攝於城巴火炭車廠。
L20:獨特的故事
每一部城巴的巴士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要寫的話寫一年也未完,但有一部巴士是不得不作詳細解釋的,這部便是L20。首先應該從中巴購入DMS談起。
中巴於1980年起從Ensign公司購入被London Transport(LT) 放棄的30尺長珍寶(DMS),其中一部編號DMS386於葵涌貨櫃碼頭卸下時受到嚴重損毀,車身上層部份被嚴重扭曲,車頭玻璃盡碎,部份下層車身亦受到破壞,但機械方面則沒有受損,其吉拿6LXB仍然能正常運作。中巴作為一間精打細算的巴士公司,當然不會接收這部巴士,向並同時向保險公司怡和索償。怡和唯有賠償給中巴,並將這部巴士收回並將之拍賣,最後由城巴在這項拍賣中勝出。
故事並未完結,城巴在接收這部巴士後,將之拖回其紅磡車廠,而由於其上層車身受到嚴重損毀,城巴原意想將它改為開蓬巴士。同一時間,上一部份提及過L16-20在到港後迅即投入服務,但L20不幸於行走一個月後發現其利蘭O.680引擎出現嚴重問題,不能繼續行走。城巴在這個情況下,不得不暫時將DMS386的吉拿6LXB引擎轉換給L20,令這部車能夠繼續投入服務,以解燃眉之急。至於DMS386,大概算是首部由中巴轉售給城巴的巴士。
沒有了引擎的DMS386可沒有L20那麼幸運。在沒有看管下,這部車成為車廠維修員工的零件供應倉,不斷在這部車上拆除零件給其他巴士作維修之用,最後城巴決定將之拆毀,在1982年8月離開這個世界。
下圖:發生意外後的 DMS 386(外購相,由Billy Chan提供)
1982: D23
購入L16-20一年後,即約1982年8月,城巴再次添食,從英國Ensign購入一部DMS,不同的是,這部巴士有3大特點:
1.這是城巴首部由利蘭車廠出產的珍寶,型號由丹拿時代的Daimler Fleetline CRL6改為利蘭時代的Leyland Fleetline FE30AGR;
2.城巴首部在購入前已改為開蓬形式的巴士;
3.首部在特別名字的城巴車輛,名叫”Citytours”。(後記:在此之後,我們看到城巴間中會為某一款車或某一種服務加上類似的名稱,全都是以”City”為首。還記得Volvo B10M的名稱創作比賽嗎? B10M的名稱”The CityBirds”,其實是由乘客所創作的,當時還在沙田第一城為這個比賽舉行了一個簡單的頒獎儀式,獎品是一年城巴免費乘車証,非常吸引!及後,”Chinalink”,”Skylink”,”Network 26″,”City Shuttle” 及”Cityflyer” 都陸續出現在城巴的車隊上。)
幸運地,這部滿有特色的DMS,於1991年10月與其他城巴珍寶一起運回廣州繼續服役,但由於它是一部開蓬巴士,這部車的新車主廣州第一汽車公司為它特別製造了一個上層車殼,可能你大概在相片中都曾見過,樣子像九巴BACO車身般四四方方,配在DMS身上,樣子顯得怪模怪樣。
1983-84
地鐵失敗之作
城巴於1983至84年間購入20部DMS,車隊編號D25-43及46。要談這20部的DMS,首先要談談香港地下鐵路公司。當時的地下鐵路公司,希望在荃灣線通車的同時,為部份車站提供接駁巴士服務,於是從英國Ensign購入這20部DMS作為準備,並全數被髹上白紅色的地鐵款式色彩。當時地鐵公司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能為鐵路帶來更多客源,還是希望在香港專利巴士服務分一杯羹,不得而知。。根據某巴士公司高層人士所述,當時城巴和地鐵公司曾簽署協議,地鐵公司會透過城巴處理有關買車事宜,但若地鐵公司未能開辦有關之接駁巴士服務,城巴必須購入該批巴士。最後,地鐵公司這個計劃被政府否決,而這批巴士最後就被城巴購入,並成為當時城巴車隊的主力,因為在購入後城巴車隊的數目差不多翻了一翻,可載客量因此暴升。雖然這批車已屬城巴所有,但城巴沒有為這廿部車髹上城巴典型黃色車隊顏色,將地鐵公司的紅白車身保留下來。
下圖:攝於地鐵荃灣廠附近,十多部灰色DMS停在廠內。(John Law攝)
下圖:41及42,網主攝於城巴火炭廠
跨境路線
1985年1月1日,對城巴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日子,當日城巴開辦來往香港及深圳的跨境巴士路線500號。在現在來看,跨境巴士已是一種很普通的服務,但在當時而言,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仍然緩慢,城巴花了很多時間與深圳當局討論有關的細節,才能開辦此線。在城巴來看,最新的巴士已是珍寶DMS,故城巴將這批廿部巴士中其中四部髹上白色及黃色的過境巴士車身,每天來往尖沙咀及深圳經濟特區。後來,城巴購入全世界首部長12米的雙層空調巴士Leyland Olympian,車隊編號c51,及後再購入另外三部同款巴士,而珍寶的重要性亦逐漸減低。行走了兩年跨境路線的四部DMS,以功成身退的姿態於1987年正式離開跨境服務行列,位置改由新購入的二手Leyland Olympian代替,該批車即是配上Roe車身及現在編號12-18號的數部開蓬Olympian。
全自動珍寶
值得留意的是,這批車中的最後一部:46號,曾被安裝上一個Maxell全自動波箱,作為測試用途。九巴亦曾在其中一部Metsec車身的珍寶作類似測試,希望能將珍寶來個脫胎換骨的改變。這部配上自動波的46號車,行走時間逾兩年,但後來由於城巴將該車售予雅高,為了切合雅高的要求,城巴將該全自動波箱拆除,改為裝上傳統的4前速半自動波箱。
D44,45
還記得澳門曾經有雙層巴士行走嗎?網主手中沒有陳自瑜先生的「澳門巴士手冊」,沒有詳細資料,大概應該是從英國購入的二手Leyland PD型號巴士,行走澳門市中心至氹仔的路線,小時候網主經上到澳門遊覽,但始終沒有機會坐坐那雙層巴士,因為記憶中收費是特別昂貴的。在這裡特別提及澳門的雙層巴士,是因為這兩部分別編號D44及45號的DMS本來是售予澳門的 福利巴士公司,而這間公司正好是營辦剛提及的澳門唯一雙層巴士路線。兩部巴士隨貨櫃輪船先運到香港並預備轉運到澳門,但最後留在香港,並被城巴購入,成為城巴最後購入並投入服務的珍寶巴士。
這兩部車的賣家Ensign公司在車輛上船前已為它們髹上福利公司的車隊顏色–黃色,而在城巴購入後,這個新買家並沒有為它們重新髹上城巴車隊顏色,可能是因為原來的顏色已是黃色,不須要再花費去改變車身顏色,但由於始終是兩間不同的巴士公司,兩種黃色一看便能分辨出來。
D47
作為城巴車隊中,編號排行最後一部的DMS,不是一部普通的雙層巴士。它的特別之處,是唯一一部擁有城巴編號(D47)但從未為城巴服務的珍寶巴士。
由於紅十字會希望發展流動捐血服務,讓各區有興趣捐血的市民能夠更方便地參予,於是便四出尋找贊助商來支持這項計劃。最後,香港匯豐銀行決定贊助設立這項服務,於是紅十字會便透過當時較為知名的非專利巴士公司–城巴,來安排有關事宜。城巴透過TSW從英國運來一部前London Transport的珍寶,原編號DM1227,到港後隨即進行大規模改裝,主要是為車輛裝上冷氣設備、將原來的上車門封閉及在車上加裝各種醫療儀器。另外,為免正在捐血的市民受到其他人上車下車時產生的搖晃所影響,車底加裝了用作固定車身的鐵枝,讓車輛在服務時保持穩定。
本來這部車不屬於城巴車隊,理應不須被編配一個城巴編號,但為何仍然配上了D47這個城巴編號呢?這部車雖屬紅十字會所有,但車輛的維修工作仍交予城巴負責,而城巴為了工作上的方便,也為這部車安排一個編號,以作識別。而從D47的編號可以知道這部車配備Gardner6LXB引擎,原來的LeylandO.680引擎已在改裝時一併換走。
若果想知道更多關於這部車的資料,建議閣下到屋村縱橫瀏覽。
後記: 所有城巴珍寶均於92年或之前退役,除了在香港被拆卸或出售並改裝為辦公室外,不少都被轉售往內地繼續行走,數年後全數退役。
下圖:D29及另一部號碼不詳的城巴退役DMS,於新界某處被用作辦公室。(網主攝)
下圖:其中兩部被售往內地繼續行走的DMS,在出售前城巴為它們換上新裝,又或者是需要將原來的車身廣告遮蓋。(網主攝)
下圖:城巴最後只保留少量DMS自用,並按新編號制式給予5及6號。(網主攝)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