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多年來購入共4部AEC Routemaster,首兩部於八十年代引入,分別為RM1288 (288 CLT,即現時1號車),及RM1873 (ALD 873B,即現時2號車)。兩車於1984年抵港,並參加於同年10月在尖沙咀新世界中心舉行的「今日英國」展覽會。

RM1288在運抵香港前,已由其車主London Transport (LT) 將其上下車位置由車身左邊改為右邊,以便向內地巴士推銷,若成功的話便可成為該公司大批過剩的Routemaster的買家。該車抵港後由一直有行走香港至內地巴士路線的城巴代為管理。RM1873 則以在英國LT行走時的模樣及紅色車身抵港,由中巴負責管理,為展覽會提供穿梭巴士服務。

下圖: 攝於1984年9月,RM1288由LT完成改裝後出席英國的Showbus巴士展,其白色加紅色的外表一直被保留著,直至1985年完成首次深圳及廣州行後才改為黃白色。(Richard Haughey攝)

RM1288_Richard_HaugheyRM1288_B_Richard_Haughey

下圖:正在尖沙咀新世界中心展出的RM1288。(必達劉先生拍攝,Dennis Luk購入及分享)

展覽完結後,已完成改裝的RM1288被送往廣州及深圳市作試驗性使用,而RM1873則被停放在中巴北角車廠,無人理會。

下圖:正於內地試行的RM1288,除了車尾部份進行大型改裝及車窗改為推拉款式外,大致上保留著Routemaster原來的模樣。(Paul Vallance攝)

1_China_Paul_Vallance

下圖:轉載自hkitalk一篇文章的貼圖,相片來自eBay賣家wolves1950,看到RM1873停泊在中巴北角車廠,與RM1288不同,此車沒有進行任何改裝,看起來非常「英國倫敦」。

1985年末,RM1288完成試驗並返回香港,根據Mike Davis在HK Buses Vol.3中提及, LT錯誤地理解試驗結果成功並得到內地巴士公司青睞,故此決定將RM1873從中巴轉移至由城巴管理,並於其荃灣車廠內進行改裝,希望其他內地巴士公司也會對這款巴士感興趣。

改裝工作除了與RM1288相同的項目,例如推拉式車窗及將樓梯改至車身另一邊之外,為切合內地公交的需要,取消了原來在車尾的開放式上下車平台,並加設了一前一後的固定車門,與Routemaster原來的設計可說是反其道而行。RM1288亦接受了相同的車門安裝改動,兩車在完成後被髹上黃白色,並加上「廣州市第一公共汽車公司」(RM1288)及「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RM1873)。完成後兩車分別被駛至廣州及北京,以香港往北京的路程來說,就算以現在的科技及道路環境而言也是非常長的路途。

1985年12月23日,RM1873由香港出發駛往北京,由文錦渡出境,經107國道至廣州市後經106國道,經過15天的艱苦旅程,行經7個省份,走過約2,700km的路,於1986年1月6日抵達北京市六里橋的北京公交總公司。據當年有份參與的前城巴員工憶述,那次將RM1873駛往北京的旅途相當艱辛,出發前的上京路線大致上是參考1985年首屆「港京拉力賽」之路線來定,沿路因樹木和橋樑過低而不能通過的問題多不勝數,需要即場据樹或繞路也時有發生。另外當時正值冬季,北上天氣寒冷,當時國內地區的發展仍然落後,隨車人員連當晚有無旅館入住也是未知之數,入黑前巴士開到那就睡到那,可見人員門在旅途上的艱辛。在湖南的一段山區106國道,更試過因為當地路況險要,差點令RM1873「捱不住」,幸好最後仍能排除萬難順利從香港走過近3,000km的路抵達北京,中途該車機件上沒有遇上太大問題,可見AEC Routemaster驚人的耐用程度。

下圖:MC Chan轉載自一關於內地巴士的書籍,RM1873駛往北京途中,雙層巴士的高度對內地來說是個大挑戰。車頭那位是隨行的城巴工程部人員佘先生David She。

下圖:從路上市民的服裝,可以看到30年前的內地與今日分別甚遠。(Benny Yeung提供)

下圖:轉載自Buses on Screen網站,在一套攝於1986年的London Bus Sales Unit影片中,RM1873也曾出現過,提及它曾售往北京,當然我們知道這是個誤會。

至於RM1288,有網友在本網FB群組裡有以下的分享:「1986年年初RM1288重新油上黃色城巴色彩車身並再次駛往廣州,供廣州一汽公司作路面試驗用途。圖中是廣州環市東路與先烈中路交界的區莊立交橋,RM1288通過區莊立交橋底前,巴士公司職員先測量橋底高度能否讓4.4米高的英製雙層巴士安全通過。

事實上該段路後來亦有不少從香港退役送往廣州服役的丹拿雙層巴士每日穿行。城巴營辦廣州直通巴的年代,大部份時期該橋底也是城巴往來花園酒店時的必經之路,小弟曾經多次坐城巴的利蘭巴士穿越該類以拱門形式設計的區莊立交橋底,橋底兩側是低於4.4米,司機必須將巴士駛到橋底中間位置才能安全通過。城巴利蘭雙層巴士穿過時,車頂與橋頂只剩不足20cm的空間,坐在上層看著巴士於廣州市內穿梭,過橋底時感覺頗為刺激!

至於RM1288第二次在廣州的路面試驗,也是從文錦渡過關,經過深圳市沿著當時的粵深公路(107國道)駛往廣州,那年代從香港坐巴士往廣州是相當漫長的旅程。小弟於八十年代也曾試過坐粵港直通巴士從九龍佐敦往廣州市,記得巴士早上06:30從佐敦道碼頭出發,經文錦渡過關後沿107國道,黃埔,環市路到廣州火車站外的流化賓館,全程近七小時,更會安排兩位司機輪流駕駛。至於當時的RM1288,則被安排停泊在廣州一汽於東湖路的車場,這次試驗結果取得一汽公司的滿意,於1987年一汽公交正式引進六輛從九巴退役的丹拿D型來廣州市營運,展開當時大量香港雙層巴士退役後到廣州市重新服役的序幕。

相片是朋友轉給本人,原圖由當時廣州一汽公司拍攝。」

兩車到達北京及廣州後分別作首次及再次試驗行走,例如RM1873於北京時行走天安門與頤和園之間的路線達半年。可惜由於內地政府決定採購中國公司自行研發的雙層巴士,兩車最終沒有帶來任何訂單,而城巴亦派出司機將它們駛回香港,在這長途旅程中兩車並沒有機械故障,可見這車款甚為可靠。

下圖:Raymond Tsang先生於本網FB群組裡分享的兩張相片:「小弟1986年獲Mr. Lyndon Rees安排參觀荃灣地鐵廠內城巴巴士廠,見到1 及 2仔完成內地服務後,駛返香港,車身仍寫有廣州及北京公交公司字樣。」

兩車扺達香港後,城巴再次將RM1288大規模改裝,樓梯改回車身右邊,重設Routemaster原有的開放式車尾上下車平台,並模仿為三十年代的開蓬巴士,及給予一個特別名稱:Auntie Nora。它的外型雖然古舊,但不少機件卻是全新換上的,當時城巴估計此車還可行走逾十五年。此車於1989年11月在香港出牌,並獲得一個特別的車牌:HK1931,車隊編號1。城巴於1989年12月1日於沙田第一城為此車舉行啓用儀式,巴士公司方面特別安排了十多位外藉人仕,穿上三十年代的外國服裝,並登上車廂讓記者拍照。啓用儀式完成後,此車更與這十多位外藉人士一起於環繞沙田第一城一周,引來不少途人圍觀及注目。

至於RM1873回港後的遭遇,下文會再作簡述。

下圖: 城巴派出車隊編號1的RM1288出席首屆巴士大集會,成為香港最古老的開蓬巴士。城巴在89年為此車辦宣傳時提及, 它會每日定期行走中環天星碼頭至海洋公園以接載遊客,並供私人租賃作派對,所以當見到Middle Kingdom(即海洋公園集古村)的Banner可不要見怪。附上6張此車於不同時期的不同樣子。(上圖: 子賢攝,下圖: 網主、LUN、Alan攝,ESDLife)

1_TSZYIN

1_RALLY_300 1_LUN_300 1_102110_300
1_FRONT_300 1_B_LUN_300 1_B_ALANHK_300
1_B_ESDLIFE_300

 


至於RM1873,城巴在1990年秋季為此車改裝為古董遊覽巴士,但與1288不同的是這次沒有改為開蓬形式,並保留大部份車頂,車隊編號為”2″,車牌ES4007。可惜看來市場不太接受,城巴於兩年後將此車改為與1288相同的全開蓬模式。據香港巴士大典提及,此車於2001年退役,一直停泊在火炭車廠長達12年。火炭車廠在2013年底搬遷至西九龍,城巴於6月4日招標出售巴士,有巴士迷購入該車作私人收藏,在錦田一處空地停泊;可惜在2015年1月29日因鄰近鐵皮屋發生火警被波及,導致全車焚毀。

下圖: 完成改裝後,此車出席第二屆巴士大集會,其特式上蓋及退後了的上層,都看到城巴在此車的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可能是嘗試與1號車區別出來,看看市場是否接受。(網主攝)

2_FRONT 2_withtop_450

下圖: 於約92年,城巴將其上蓋拆除,變成一部開蓬巴士,與1號車相同。(Hobgoblin737攝)

2_Hobgoblin7372_B_Hobgoblin737

下圖:及後,城巴改變其車身顏色,並在上層加裝扶手。(Alan及LUN攝)

2_C_ALANHK2_LUN

下圖:攝於2000年,2號車的色彩已改回一般城巴款式。(Ka Ho Ng攝)

ctb_1_2_ka_ho_ng

2號車於2001年退役之後一直保留於車廠。由於此車停牌多時,不符合政府的「強制淘汰歐盟四期以前柴油商業車輛特惠資助計劃」,反而令此車能與一般退役巴士一樣出售及被保留,可惜出售後於2015年1月的一場火警中被波及燒毁。

下圖:退役後較早期的時段,車身情況還好,引擎蓋被移走,相信是方便取用零件以支援仍在使用的1號車。(Andrew Chan攝)

下圖:估計攝於2013年,擺放多年的2號車狀況甚差,等待出售。(Dennis Chan攝)

下圖:城巴於2013年出售此車,買家暫放它於新界一車場中,可惜遇上火警被波及,現已被拆毁。(蘋果日報圖片)


“3”號車(RM1703,英國車牌703DYE,香港車牌EZ8347)於1991年由城巴向蘇格蘭 Clydeside Scottish Omnibuses Ltd 購入,並保留大部份原裝Park Royal車身的情況下出牌,亦沒有改裝為開蓬巴士。大概出租情況與2號車都只屬一般,故此城巴於1992年亦將此車改為開蓬巴士,並髹上山頂纜車廣告, 成為接駁巴士的其中一員,最後於1999年退役及拆卸。

下圖: 3號車以頗為原裝的外表加入城巴,並沒有像兩部前輩般作大規模改裝為開蓬或三十年代英國巴士。此車與2號車一起參加第二屆巴士大集會。(網主攝)

3

下圖: 改裝為開蓬款式及髹上山頂纜車廣告後的樣子。(LUN及網主攝)

3_LUN 3_FRONT


最後一部為前RM870(英國車牌WLT 870),於1991至92年間抵港,可惜此車未能通過運輸處驗車而被荒廢一旁,並於1993年被拆卸。

下圖: 攝於RM870初抵港時,車身外觀與英國行走時相同。(子賢攝)

4_TSZYIN

下圖: 城巴工程人員將全車「煎皮拆骨」,以便進行全面檢查及希望通過運輸處驗車。車內所有地台、座椅及車窗被拆除,全數放在上層。 (網主攝)

4_FRONT 4_REAR4_INSIDE

城巴在其網頁中曾提供1-3號車的技術資料:

車隊號碼: 1-3 (4號車不曾出牌)
底盤製造商: Associated Equipment Co.
底盤型號:Routemaster R2RH
引擎:Leyland 0.600 9,785cc
輸出功率:84.6kw @1,800rpm
變速箱:AEC semi-automatic
車身製造商:Park Royal
全車長度:8,395mm
全車闊度:2,426mm
全車高度:3,750m,3,900mm (3)
輪距:5,160mm
載客量:O33/28R (1),O26/28R (2),O36/28R (3)
淨重量:6,730kg,7,070kg (3)
車輛總重:11,953kg

全文完

Previous article九巴3BL/VMD1上的第一代電子路線牌
Next article城巴飛天巴士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