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收集乘客對九巴服務的意見,九巴於沙田設立服務中心之餘,自1995年2月起,更改裝一輛單層空調巴士作流動服務中心,命名為「九巴流動客戶服務中心」,亦即是本文主角- 樣辦Dennis Dart AA1 (EP5213)。

在介紹流動服務中心之前,先簡介一下這部主角。1990年,丹尼士(Dennis)廠方提供兩部9米長及裝上Duple Dartline車身的Dart單層空調巴士樣板,讓九鐵及九巴試用一年。兩車分別是EP1863(九鐵)及EP5213(九巴)。試驗期後九巴並沒有立即購入此車,而是待1993年首批大量訂購9.8米Dennis Dart時才一併購入,九巴給予車隊編號AA1,並改裝車頭路線牌,令乘客更容易看清楚。

下圖:在一年試驗期中,九巴曾將此車投放在其中一條空調巴士先鋒線2號,車身中型大小亦適合當時已是該線掛牌的女車長駕駛。(Ricky619攝)

兩年後即1995年,當時九巴已設有24小時熱線、沙田新城市廣場的服務中心及定期舉行乘客聯絡小組會議這些不同模式的溝通渠道,但希望能更有效地直接聽取各區乘客的意見,故此將AA1改裝為流動服務中心,並於2月完成及同月20日舉行開幕典禮,當日由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志強教授及九巴董事長陳祖澤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下圖:今日九巴第十二/十三期精裝合訂本以封面報導此車(原為彩色印刷,手上只有影印本):

車廂內,九巴服務大使會細心聆聽市民對巴士服務的要求及意見,更備有各類九巴服務資料、路線圖及收費表等,供市民索閱。同時,車廂內亦陳列了各類九巴紀念品供市民參觀。整個內部設計的目的是為乘客提供一個寧靜及舒適的環境,發表他們對九巴服務的各種意見。

此流動服務中心運作多年,直至AA1於2008年與AA2一起退役之後,九巴沒有安排後繼者,也代表著流動服務中心正式終止。

下圖:攝於1997年8月,當日AA1停泊在麗閣總站,背景為已拆卸的長沙灣警察宿舍。(Simon Lee攝)

下圖:此車並非AA1而是以九鐵巴士的巴士代表身份參加首屆香港巴士大集會的AA2(EP1863),兩車的原裝車廂裝上紅色絲絨座椅,從第二張相可以看到在改為流動服務中心後,這些座椅不少被悉數保留,只是排列的方式不同,騰出更多空間放置其他物品。(網主及LUN攝)

下圖:九巴流動服務中心不單在九龍提供服務,也會過海到港島區設站,這天停泊在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及西港城外。(姜子牙及NWFB101攝)

下圖:每次流動服務中心運作時都會放置大聲公,相信是播放宣傳聲帶,吸引乘客上車表達意見。這天AA1來到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大聲公就放在車門外。(Mark Tang攝)

Ka Ho Ng在本網Facebook群組分享下圖及他與此車此地的回憶:「17年前(即1997年),登上九巴流動服務中心,認真“反映”80路線新車3AD的聲浪“問題”,獲贈九巴明信片一套,並稍後獲得九巴致函回應。現在回想,處理這個“投訴”的職員們,應該會感到哭笑不得,哈。

記得3AD新車時的確比而家嘈,而且大乏力,唔知之後一兩年執修咗乜嘢就好唔少。

這裡是大圍火車站巴士總站,右邊是青龍水上樂園的正門入口,左邊的住宅是富嘉花園,下面白色的是大圍火車站。AA1身處的位置是現在的有蓋巴士總站。右邊有個賓字嘅地方,係青龍水上樂園嘅正門建築,而裡面的確有一間酒樓。青龍入口不設售票處,因為每個機動遊戲都獨自收費,跟海洋公園唔同,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青龍這個入口,而這亦成為很多人的必經通道。

剛睇番舊相,正門上面寫著的,是“賓廊精神 服務社群”,因青龍最後一手叫賓廊集團。」

下圖:Joe Li提供的外購相AA1正在元朗(西)總站提供服務,當時車身原有的服務中心簡單字樣已被色彩豐富的新設計取代。

下圖:由屈池翁拍攝的三張相片,一次過看到這車由初加入九巴至改為兩代流動服務中心色彩的演變。

AA1退役後,幸運地被巴士迷購入作私人收藏,現況良好。

全文完

相關文章

1991年中巴乘客親善巴士

Previous article尋找退役巴:3N191(DM3103)
Next article1993年九巴勝利二型G305(CM2157)的翻車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