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份內容撮自維基百科及九巴網頁,謹此致謝。)

90年代初九巴開始大規模引入空調巴士服務,由於深受市民歡迎,而原有服務屋苑接駁路線之24座豐田小型巴士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於是九巴在1991年向日本三菱車廠引進40部Fuso MK117J型單層空調巴士,採用原廠長約9米的車身,載客量 45人,車型代號AM。

三菱新車投入服務

下圖: 車主雜誌曾以專題報導九巴購入三菱巴士的經過。

投入服務後,主要被派往行走例如203、 208、211、238M及273等屋苑接駁巴士路線、市區幹線2號、新界區路線299線,及往返元朗及大埔之64K線。保養維修方面由三菱Fuso的香港總代理環宇汽車負責,為期10年,在那個年代的香港專利巴士業來說是個很新的安排,一直以來專利巴士都是由巴士公司自行在廠內進行,而這批三菱則會被駛至環宇汽車旗下位於港九各地數間維修廠進行。

AM1(Twisk Page攝)

重點投入於238M路線

當時新投入服務的三菱,常見於238M這條新開辦的地鐵接駁巴士線,來往荃灣海濱花園至荃灣地鐵站的238M。似乎是一條受到九巴重視的路線,除了派出測試中的首部空調利蘭奧林比安(即AL1)及巨龍(即AD1)行走外,亦派出簇新的三菱巴士行走,記憶中首部三菱巴士AM1(EL8611)也是當時該線的掛牌車。

三軸巴士由男車長駕駛,而這些體形輕巧的三菱巴士則主要由女車長負責,其中包括九巴首位女車長梁慧瑜女士。當時作為活躍巴士迷的我也認識該線的一些女車長,記憶中她們大都和藹可親,笑容可掬,駕著巴士時亦從容不迫。

下圖:濃厚日本巴士味道的駕駛位置,設計簡潔,提供速度錶及引擎轉數錶等重要資料。右邊銀色的撥掣,可讓司機控制車內所有電器的開關。留意此波箱不設P 波(即Parking)。(網主攝)

(網主攝)

下圖: 攝於舊荃灣碼頭巴士總站, AM25(EM5288)、3N2 (CV2718)及一部前2D的訓練巴士一起進行路線訓練,正停在該處短休。AM於車頭不設散熱水箱,與當時來自英國的奧林比安及巨龍等新車完全不一樣,加上其四四方方的設計及車頭路線牌的編排,很容易便能辨認出此車是來出自日本車廠的手筆。

下圖: 九巴購入的三菱Fuso MK117J長九點一米,載客量為三十五個座位及十個企位,車內裝設高背座椅,比之前購入的豐田Coaster所裝設的普通座椅來說較為舒適,載客量亦較多。初期座椅以黑白間條款式的膠皮包裹著,於二千年後才陸續換為空調巴士常見的粉紅色款式。另外,扶手柱原裝以紅色軟膠包著銀色鐵柱,並設有白色落車按鐘制,而這些鐘制本來是向著行人通道。記憶中在某期九巴月刊裡的工程部會議紀錄裡,曾提及三菱巴士在實際使用時發覺很多乘客在上落車時會不慎按到這些按鐘,工程部於新車投入服務約數月後將鐘制的方向改變,才將這個問題解決。部份乘客在使用紅色軟膠的扶手時會出現不能扶穩的情況,最終在行駛多年後於二千年改裝為改成銀色及附設凹凸紋的鐵扶手。

(網主攝)
(牛奶仔攝)

下圖:攝於約九一年的相片,新購入的三菱空調巴士開始投入服務,並陸續換走一直是64K部份掛牌車的亞比安55型巴士,記憶中初期三菱巴士不太受歡迎,可能與其車費較非空調巴士貴及不少老人家不喜歡乘坐空調巴士,寧願等待下一班的勝利二型。隨著空調巴士在九巴裡的發展,不久後64K已逐漸變成開出數部三菱才會開出一部勝利二型或兩軸利蘭(BL)的班次模式,這亦多少反映了市民對空調巴士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

(Andrew Tang攝)

大批購入

首批AM試驗成功後,九巴於1991至93年間購入額外143部,其中於1995年購入的15輛MK217J巴士(AM169-183)主要派往行走64K及276線,跟早前的MK117J最大分別是空調系統之冷凝器被移到車尾頂部,引擎馬力提升至215匹,車身採取較渾圓之設計,用了較大的輪胎及擴大了車窗面積。

AM177(k.h.choi攝)
(Philip Chan攝)
(Philip Chan攝)

同年年尾,九巴引進最後一輛三菱MK系(型號為MK218J)巴士,編號AM184(GP5016)。縱使車門設有一級梯級,此車仍被號稱是低地台設計。

AM184(LUN攝)
(牛奶仔攝)
(牛奶仔攝)

由於空調巴士受市民歡迎之程度有增無減,加上三菱巴士載量客只有45人及狹窄的通道令繁忙時間上下車均比一般巴士需更長時間,九巴決定另購新車取代三菱巴士。在丹尼士飛鏢(AA)及丹尼士巨龍9.9米空調巴士(ADS)大量投入服務後,三菱巴士便改為編往行走郊區路線,接替退役之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收音機惹來的投訴

三菱巴士在初期是有收音機設備,可說是首批提供多媒體資訊的九巴車款,因應九巴與商台的合作,所有三菱巴士均固定播放商台903節目,而有關合作關係完成後,三菱巴士則改為播放香港電台第五台或第七台。

在網上搜尋到一段有關的巴士討論區文章:「小弟以前坐一百號,試過有一次個司機轉左台去香港電台第一台,時為星期六下午同埋跑馬仔時間。於是,小弟便傳真一封信問九巴是否批淮車長聽馬?回覆是每部有收音機的巴士,必須開香港電台第七台,即現時的普通話台。或者是香港電台第五台,即懷舊台。」

這項設備亦勾起了我的回憶,其實這項設備在當時的專利巴士服務中絕無僅有,受到不少乘客的歡迎,而我作為座上客亦覺得車程份外輕鬆。可是,於約九三年,一名乘客投訴九巴一部三菱播放收音機節目,對她造成滋擾,經調查後九巴決定嚴禁車長於巴士內開啟收音機功能,當時在巴士迷圈內有不少討論,對於九巴因一名乘客的投訴而作出這麼大的反應感到意外,聞說不少車長亦對這個改變感到不滿及無奈。

一些個別巴士的改裝及事故

彌敦購物線

  • 在90年代後期,九巴在多部三菱 MK117巴士車身髹上粉紅色及貼上「彌敦購物線」的標語,推廣各條貫穿彌敦道購物熱點的路線
AM96(marktang攝)

下圖: 髹上「彌敦購物線」的AM96(EV9913)與AA20(FP1891)正一起停在彌敦道與梳士巴利道交界的燈位,兩車均已先後退役。

(Ching攝)

下圖:2001年12月至2002年5月期間,九巴曾開辦的T1九龍遊,行走該線的AM被髹上特別色彩。

(Wong Rick‎攝)

路訊通

下圖:九巴特別為行走T1線的AM裝上路訊通。後來路線取消後陸續拆除,最後只餘AM80一部。

(Pietro Yeung攝)

行李架

  • 九巴曾為7輛三菱巴士加上行李架(AM28、39、40、67、77、91、98、108),派往行走啟德機場巴士路線A7,但隨著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這批前機場巴士亦拆除行李架,恢復普通巴士的身份行走
AM39(子賢攝)
(牛奶仔攝)
(牛奶仔攝)

訓練巴士

  • 車隊編號AM72被改作訓練巴士,縱然早前其訓練巴士車身色彩已被轉回普通車隊之色彩,但由於此車依然未有裝上八達通機,因此很容易被分別出來,此車已於2010年8月退役
AM72(大暉攝)

提早退役

  • 2002年,先後有多輛三菱MK巴士因涉及嚴重交通意外,而需要提早退役,包括獨一無二的AM184,該車於2002年行走員工接送車時被貨車嚴重撞毀報廢

元朗郊區路線

九十年代後期起,三菱巴士成為元朗郊區路線空調化之主力,包括53、54及77K線,都轉由三菱MK巴士行走,並隨著代理商的保養期陸續屆滿及MK車系停產令訂講零件來港成本昂貴而安排自然退役,例如嚴重撞毀便會不作修復而直接退役。

(Eric Ching攝)
(Danny Ng 攝)

自2010年起,因部分路線有用車限制的原因(例如53及276的屏廈路,無法採用長身的巴士,只能採用三菱MK117/217巴士行駛),最後十幾部17年車齡的MK117J成為續命車繼續服務至2011年。

最後4部三菱MK217型巴士(AM176、AM177、AM181及AM182)於2012年3月19日全數退役,象徵所有三菱MK單層空調巴士已經全數退出載客行列,而日本製造的巴士在香港專利巴士中亦只餘下新大嶼山巴士仍然使用。

全文完

Previous article九巴平治O305巴士:來自德國的公路霸王
Next article九巴11米MCW Metrobus簡介(S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