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最後購入的一批老虎頭巴士(Leyland Olympian 11米非空調),當中最後一部S3BL470(GB2444)於退役後,由於其特別身份,出售後旋即落入巴士迷手上。多年後估計轉售予另一批巴士迷,陸續開展了一些計劃,更曾於一間學校展出,是被私人收藏的巴士中近年露面較多的一部。

初期主要行走將軍澳路線:

(Kimsun Wong攝)

仍是灰色座椅時代:

(Ho Wing Hong攝)

後來換上傳統啡色座椅。

(大暉攝)
(Kelvin Li攝)
GB2444與一批非空調巴士一起退役,等候出售。(Busplaza)

下圖:退役後被巴士迷購入,及進行一些修復工作(右二)。(Jimmy Ng攝)

下圖:曾參與一巴士迷活動的的GB2444,當時情況不大好。(明報相片)

下圖:2017年9月10日,此車於鰂魚涌太古坊展出,車身披著「請支持香港巴士保育」banner。(轉載自「樂活鰂魚涌」Facebook專頁)

下圖:2017年11月29日,此車披著藍色塗裝,出現於某中學,展覽予該校的學生。

(Bryan Wong攝)

下圖:2017年12月4日,此車再次於學校展出,車身換上新設計的「請支持香港巴士保育」banner。(Eric Ching攝)

下圖:偶然留意到一篇2018年1月24日在明報網站的報導,關於GB2444被收藏的故事,現轉載至此:

買退役巴士 卻不懂處置

巴士車主阿維與阿峰何時相遇,是一齣「羅生門」。阿維堅稱2011年底認識阿峰,位置是荃灣如心廣場外的40號巴士站,但阿峰說早於大埔廣福道已遇過阿維。他們是「熱狗迷」,喜歡乘不同路線的九巴非空調巴士(俗稱「熱狗」),到處「遊車河」。當時設熱狗巴的路線日少,熱狗迷容易聚首,兩人便成為朋友。2012年熱狗巴完成歷史任務,全部退役,阿峰知道愛車的下場多是送往劏車場,故向阿維提出合資購買巴士。他們於九巴拍賣競投失敗,後來輾轉在劏車場重遇心儀的熱狗巴,便花下數萬元購入,它叫「利蘭奧林比安」(S3BL470),是該車款於本地最後投入服務的巴士,底盤配備了當時只安裝在空調巴士、馬力強大的引擎,馬力較普通熱狗巴強,譽為「老虎頭」。

出車辦展覽程序繁複 樂在其中

拖車將巴士拖離劏車場,到達新界西北「停車場」後,兩人才開始考慮現實。「當時我們只是白紙一張,只懂當乘客, 完全不懂維修」,阿維舉起食指續說:「一上車便感覺呼吸困難,因為車廂太骯髒。手指往車身一掃,指尖好像變成毛筆,沾滿了灰塵。」他們只好四處請教巴士車主、車房,幸好亦獲得不少人義助免費維修。2013年他們認識了伙伴阿璋,阿璋當時仍是中學生,有時在校內偷偷上網,留意巴士招標文件,想像有一天也可擁有巴士,因此他初見阿峰與阿維的巴士時,深感驚訝:「到底是否真的?」他後來成為巴士學徒,肩負起日常的維修工作。

三個人六隻手,花了兩年,才完全剷走巴士原本的米色和紅色油漆,塗上喜歡的藍色,車身貼上「請支持香港巴士保育」廣告,人與車結伴走入學校,宣傳巴士保育,形式不一,如邀請學生上車,他們扮演售票員剪票,後於車廂內分享巴士的歷史。巴士亦化作展覽場地,展示學生的藝術作品。每次出車並不簡單,先要洗車、檢查車輛運作、借試車牌出車,還有使計穿越狹窄校門,將巴士安全駛入操場。準備工作辛苦,但他們總是義不容辭向學生解說巴士的種種,「因為分享的快樂已蓋過辛苦」。

■買巴士時「白紙一張」,只懂當乘客,完全不懂維修。——巴士車主阿維

巴士模型店 為客「改車」留住回憶

■鐵路好易錯過風景,巴士卻留得住風景。——巴士模型店老闆堪富利

英國過節慶 舊巴士現身「說」歷史

阿維曾發噩夢,夢見有人偷走巴士;BusMe巴士模型店老闆堪富利卻好夢連場,幾次夢見舊巴士重新於香港街道行走。他讀大學時曾赴英國交流,大時大節舊巴士便會現身街頭,職員穿起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服飾,負責賣票、駕車等,老人都十分歡喜,上車後靠近車窗,興奮地跟親友訴說往事,令堪富利十分嚮往。「你跟學生提起『熱狗』,不停地講它的歷史,學生一定覺得悶。但如果他們登上實體巴士走一趟,便能感受當中情懷,例如推開車窗、迎上撲面而來的風時,會覺得很自由。」他希望香港退役巴士能活下來,既非變成廢鐵,亦不用躲在博物館,成為活的歷史。他樂見近年九巴將退役巴士捐贈給學校,但仍希望自己做得更多。2013年當他知道阿維買了巴士後,便提到巴士保育的理念,兩人一拍即合,「同學之中可能藏着未來的特首」,今日播種盼明日收成。

舊日學生多買模型 現在多自行改裝

作為資深巴士迷,堪富利單聽引擎聲便能分辨出巴士型號。他讀幼稚園時家住21樓,經常站在騎樓望出窗外, 一邊欣賞路上的巴士,一邊與住在樓下的同學討論型號。透過舊家的窗,他看到了全港首部空調巴士。他成長於屯門、沙田兩個新市鎮,巴士是當時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帶他隨母親買菜、與街坊談天、上下課,窗外的風景一直轉變,平地起高樓,工地成公路,行車路線每隔幾年轉變一次。相比鐵路,他更喜歡巴士,「因為鐵路太快,好易錯過風景,巴士卻留得住風景」。

現在店內有近七成顧客為中學生,他說以前的學生多直接買模型,但現在則喜歡訂購水貼,親自改裝。顧客只要提供巴士實體照,他便能設計模型的車身廣告、巴士路線水貼等。改車不止為謀生或滿足個人興趣,更能為顧客留住回憶,如他的首名顧客要求設計有煙草廣告的巴士,懷緬與亡母選搭煙草廣告巴士的時光。車身廣告亦能反映行業興衰,「如早幾年很多藥房賣廣告,現在則有很多樓盤廣告」。

文:蔡康琪、圖:蔡康琪、受訪者提供

全文完

Previous article杜拜的巨型Neoplan Centroliner 雙層巴士 | 外地巴士遊
Next article1993年4月:九巴鑽禧六十年 公益慈善巴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