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GD605)是九巴11米非空調巨龍系列的最後一部,雖然是「密龍」款式但卻被拖延很久才完成裝嵌,令它不能與其他密龍同期出牌,亦由於長時間的延遲令它成為九巴最後一部登記的S3N,這樣的背景令此車十多年來都備受巴士迷注目。
最後一批S3N (S3N271-370)於1994年投入服務,傳聞S3N271-319及370原本是空調巴士訂單,但因運輸處的壓力而需改為非空調巴士面世,故此車身內外均有明顯為空調巴士設計的部件,例如車廂頂部通風道,及密封式車尾,「密龍」之名亦因此而來。
至於這100部車的引擎與波箱,包括有以下的組合:
- 密龍:配備吉拿LG1200引擎及Voith波箱的有S3N271-292、305、317及318,後來換上Cummins L10-B252
- 密龍:配備Cummins LT10(L10-B245)及ZF波箱的有S3N293-304、306-316、319及370
- 開龍:所有均配備Cummins LTA10(L10-B252)及Voith波箱
下圖:停泊在屯門裝嵌廠外的S3N370。(Ricky619攝)
巴士迷界一直形容此車是賠償車,香港巴士資源中心亦有提及:「S3N370據悉由於丹尼士付運底盤時,其中一台底盤在船上意外撞毀,故丹尼士在後來向九巴供應另一台底盤補償,因此 S3N370 與 S3N271 – 319 配上同款車身,較最後一批巨龍晚近 2 個月出牌。」另有稱損毁的是ES車牌字頭的S3N其中一個底盤。
關於此車是否真的由丹尼士給九巴的賠償車,本網FB群組也曾多次討論過,其中Christopher的解釋值得一看:
Christopher:「GD605個底盤編號同其他康偈密龍係一齊,之後係吉偈密龍,再之後到頭批短龍,之後先出開龍。如果係賠車,架車底盤編號會後啲(例子如龍運301,其底盤也在九巴電躉之後才造),就算唔係呢架,同批車都有架個底盤編號特別後,但批龍係無。而且以九巴係收貨後才俾錢的付款方式,大可在ES龍收貨後只付49架車的貨款便解決(訂零件也是見收幾多貨就俾幾多錢)。大家又唔使欠人錢,情況唔同車本身有問題令買家有損失(如燒車)才需要賠車。
好似GD605呢類情況在九巴經常有發生,如N363(N362 CU7674 vs CV5040)、M20(M19 CZ5049 vs DA3079)、3BL61(同批3BL DD2xxx,3xxx,4xxx vs DD8352)、3BL162(3BL111 DH 8201 vs DJ3429)、3BL163(3BL161 DJ4406 vs DK7612)、3N191(3N190 DK8500 vs DM3103)、S3BL105(S3BL103 DM6105 vs DN1249)、S3M254(最後的吉都)、S3BL470(FZ vs GB2444)、3AD169, 170(HT頭 vs HU尾),這些情況多數係缺少部份零件,如車身組件,要等補貨,才令巴士未能如期全數出牌。
Samu: 樓上 Chris 兄解釋的非常詳盡。 可靠性嘅推算就係當年政府要求呢批冷馬變熱狗,605 係整批改裝車嘅參考藍圖或者係欠缺左某些組件導致延遲出牌
Yip Ying Kai:3AV121-170都有出現問題,出現於3AV170,GZ9203部車個牌同前一部嘅GZ4802相差好一段距離,而部車亦係惟一一部捱過2015年嘅尾批TD大富豪,想請問師兄,3AV170係咪亦都因為同樣情況而導致咁遲出牌?
Christopher:亦有這個可能,尤其呢部係大陸嵌,可能QC有問題導致遲出。另外有些是因為政府配額問題,例如ASV74-100,就要等舊車退役,退一架先出得一架,所以批車都出得好散吓。」
下圖:由於延遲登記出牌,令此車不能與其他密龍一樣裝上布牌,一開始已被裝上膠牌。(k.h. choi攝)
下圖:此車加入33A線後便一直行走至退役。(Andrew Chan)
下圖:一段時間後披上「區域市政局 冰雕嘉年華」全車身廣告。(子賢攝)
下圖:原裝黑色窗被換上ES龍款式的銀色窗,與車上其他車窗有點格格不入,但亦可說是加入ES的零件後看起來更特別,橫跨兩個時代。在下一個全車身廣告前,此車曾經回復九巴色彩一段時間。(CMB337攝)
下圖:一段時間後披上「路上零意外 香港人人愛」全車身廣告,直至退役。(k.h. choi攝)
下圖:攝於2012年4月,此車與一批同期退役的非空調巴士泊在荔枝角廠天台。(Jackson攝)
下圖:據維基百科提及,2012年5月9日是九巴最後一日有非空調巴士行走,於當日下午繁忙時段,荔廠派出九巴當時僅餘的最後一輛「密龍」S3N370(GD605)行走5A線,由於該車自2011年11月起一直未曾載客行走,加上其餘「密龍」早已全數退役,因此成為當日的焦點。(Jackson攝)
下圖:2012年5月,又回到廠頂,旁邊是已退役的S3N355(GA4943)。(Jackson攝)
下圖:2012年11月,繼續在廠頂。(Jackson攝)
下圖:相片2014年1月攝於廠內(估計是荔枝角廠),狀況仍是未修復,與完成修復的AL1(DX2437)泊在一起,大概當時九巴仍未決定是否花錢修復它吧。(Tat Wing攝)
下圖:2015年8月,意外地九巴派出此已車參與一交通安全活動,作為展覽車。(Chung Kit攝)
下圖:2015年12月,九巴為配合此車完成修復,回復九巴色彩。按新聞稿,九巴定義此車代表著「 全港最後非空調巴士之一」。(Jackson攝)
新聞稿:九巴經典巴士 投入社區活動(2015-12-18)
九巴一直自發性地保存具歷史價值的經典巴士,由1949年面世的全港首部雙層巴士丹拿A型巴士開始,現時於九巴車隊內共有十多部經典巴士,見證了香港巴士的發展。最近我們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九部巴士粉飾,並會在未來一年舉辦多場公開活動,讓這些退役巴士重投社區,與全港市民重溫昔日情懷,重拾陪伴自己一起成長的巴士回憶。(來源:九巴網站)
該九部巴士包括以下車型:
車型 | 引進年份 | |
1 | 全港首部雙層巴士 - 丹拿A型 (烏嘴狗) | 1949 |
2 | 1960年代經典、當時載客量最高 - AEC Regent 5型 (大水牛) | 1963 |
3 | 全港最後一部非空調單層巴士 - 亞比安55型 | 1976 |
4 | 1980年代經典、全港僅存三門巴士 - 丹尼士巨龍 | 1984 |
5 | 全球首部空調雙層巴士 - 利蘭奧林比安 | 1988 |
6 | 全港最後非空調巴士之一 - 丹尼士巨龍 | 1994 |
7 | 全港最後非空調巴士之一 - 富豪奧林比安 | 1995 |
8 | 全港最後二加三座位排列巴士 - 丹尼士巨龍 | 1996 |
9 | 全球首部超低地台雙層巴士ATR-1 - 丹尼士三鋒 | 1997 |
下圖:2016年11月,九巴派出此車參與關於交通安全的公開活動。(Kwok Keung Cheung攝)
2019年9月,九巴為此車拍攝了一段介紹影片,並以「密龍」來稱呼它:
此車成為九巴收藏巴士的一員,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機會在九巴的公開活動中見到它。至於車牌GD605,九巴已沒有續牌,現時由一部黑色私家車使用中。(Jackson攝)
全文完